财政部:去年减税降费1.3万亿 今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中国网 李高思 2019-01-15


        针对减税降费情况,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8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2019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
  许宏才表示,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部分行业实行期末留抵退税,并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施5000元/月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出台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将创业投资企业、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等。
  许宏才介绍,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总水平,对进口包括抗癌药在内的绝大多数药品实施零关税,减按3%征收抗癌药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同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
  2019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大支出力度
  许宏才透露,2019年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同时,发挥好财税政策结构性调控优势,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到“加力”和“提效”。
  许宏才介绍,“加力”指的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方面,将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提效”指的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要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同时,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是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

  许宏才说,2019年将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还要有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
  许宏才表示,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将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即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不用再交纳增值税。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优惠力度,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就是放宽认定条件,允许各地按程序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以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对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
  许宏才称,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同时,清理规范收费,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力度。
 ( 李高思)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