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能够有效推动碳资源配置优化,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
据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启动上线交易。鉴于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我国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能源总需求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实现碳达峰、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能够有效推动碳资源配置优化,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国高度重视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截至今年3月,碳交易试点地区碳市场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试点范围内,企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双降”,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同时,我国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碳交易。今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分到碳排放配额。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将扩大市场、行业、地域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将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法规制度、有效的管理机制、可靠的交易系统、真实的排放数据。这决定了碳市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离不开循序渐进。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碳市场有效运行至关重要。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等,都需要建立和完备起来。同时,从无限制排放到可交易,碳排放权要获得“价格”,前提是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设定总量需要遵循适度从紧、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产业的承受力及竞争力。配额分配到具体企业时,要与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等相一致,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必须严格从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任重道远,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改革创新。在实践中,还有一系列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各地政府部门、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能力建设要跟上;增加市场活跃度的同时,要避免过度投机和过度金融化,切实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抵消机制政策设计,要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形成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等等。
加大力度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契机、注入新动力。稳扎稳打,接续奋斗,我们一定能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2021-06-29
- 存量盘活生态修复 江苏这样点“土”成“金”2021-06-29
- 动力电池不妨“谁生产谁回收”2021-06-28
-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以良法善治守护好绿水青山2021-06-25
- 造纸业迈向碳中和 技术创新与绿色能源是关键2021-06-25
- 生态恢复刻不容缓2021-06-25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