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持续稳步推进相关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生态补水任务有效落实,阶段性成效明显。”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永定河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司长、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晓表示,今年春秋两次补水,实现了黄河与永定河的历史性牵手,永定河水位提升2米以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747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份,是贯穿京津冀晋蒙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大动脉。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干涸断流等问题突出。系统治理修复永定河,让永定河恢复往日生机、实现清水长流,成为流域内千百万群众的共同心声。
“永定河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必须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将北京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当中共同发展。”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说,这几年,北京市把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首都“水生态一号工程”。目前,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春季引黄进京,断流40年的永定河山峡段实现了全线通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8年6月,京津冀晋四省(市)人民政府联合战略投资方中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模式开启新一轮永定河治理,拟逐步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治理目标。
吴晓说,永定河治理的新模式已在实践中取得共识,得到多方支持和认可,目标横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新格局正在进一步形成。
永定河综合治理将按照“治理、恢复、涵养、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坚持“以流域为整体、区域为单元、山区保护、平原修复”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水”和“林”两个生态要素,把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节水力度,遏制地下水超采,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合理配置外调水,把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安全屏障、平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逐步恢复永定河生态系统。
“永定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任重道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克勇建议,今后一段时间应做好三方面工作:科学增绿,科学地推进上游林草恢复,有序推进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全面护湿,在中下游地区完善湿地保护网络,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扩大湿地面积;重点修复,流域范围内大概还有17万的盐碱地等,应加强重点区域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退耕还林。
预计到2025年,永定河流域将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届时,上游山区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新增水源涵养林9.7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森林公园建设逐步完善,河流生态水量得到有效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刘宁:在西部大开发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05-25
- 走出一条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路子2020-05-25
- 甘肃: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最高可获1万元奖励2020-05-25
- 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加大荒漠化土地治理2020-05-22
-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言献策 呼吁建立生态文明 教育实践基地2020-05-22
- 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