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生态欠账 让“京津绿肺”七里海自由呼吸
中国青年报 2020-11-06

 秋风起,蟹脚痒,正是菊黄蟹肥的好时节。

  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的天津宁河七里海湿地,因得数千年来海陆变迁积蓄的养分滋润,水草丰美,出产的螃蟹也因膏肥体壮、营养丰富而闻名。七里海河蟹早在清朝时就作为宫廷贡品,声名远播。

  靠着这片老祖宗留下来的好水好田,七里海镇任凤村民杜乃合养了几十年的螃蟹,鼎盛时期,他承包的水域达到5000亩,养鱼养蟹、开农家院,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在杜乃合看来,七里海出产的稻谷和鱼蟹都沾了这片古海岸湿地的灵气。有测算数据显示,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30-50倍,正因如此,七里海一直被誉为“天然氧吧”“京津绿肺”。

  随着七里海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商机,湿地核心区的广阔水域被养殖户们分包,湿地周边建起连片的旅游设施,宾馆、农家院、垂钓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然而,人声鼎沸之下,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杜乃合心里清楚,大量人为活动正在让这片美丽的湿地受伤,波光粼粼的水面逐年在缩小,成片的芦苇在消失。

  为了能让“京津绿肺”重新焕发生机,天津市本着“玉不石用”“留白留绿留朴”的态度,重新给这里的发展算了一笔生态账、长远账,下定决心把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打造成“无人区”,把属于大自然的还给大自然。

  用“壮士断腕”来形容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力度并不为过。当地主政者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保护区内几百处问题点位整改,全面实现了核心区封闭式管理。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人居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又启动了保护区内5个村、2.5万人的生态移民,目的就是要为“京津绿肺”让出空间,让其能重新自由“呼吸”。

  一边是退,一边还要补,为了给这片湿地补上多年来的生态“欠账”,当地政府发行了全市首单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债券,累计投入近80亿元,项目化推进“十大工程”,包括水源调蓄、鸟类保护、缓冲区生态修复、实验区人工湿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

  水是湿地的命脉,为此当地想出用远水解近渴的办法,通过跨域调水、区域蓄水、整合海河水系各干支流资源,打造5条补水线路通向七里海湿地,年补水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

  杜乃合就是在2017年年底关了自家的农家院和螃蟹垂钓池,退出在湿地核心区承包的5000亩河蟹养殖田,彻底迁出七里海。

  他还自掏腰包买了100多万尾鱼苗放回七里海,因为他心里明白,大家做的这一切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原本红红火火的生意突然关停,不少承包户面临转型再创业,很多人不知所措。

  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宁河区领导主动找到养殖大户杜乃合,多次登门与他谈心,鼓励这个脑子活、办法多的领头人带着大家探索一条创业的新路。

  杜乃合意识到单一养殖的路走不通了,于是他找来中国农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帮忙想办法,决定尝试培育出“稻田蟹”和“蟹田稻”,走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9年他先是在渤海边承包100亩水面,利用七里海种蟹来繁育蟹苗,并在生态红线以外承包260亩土地,联合6户农民成立了河蟹育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始专攻稻蟹混养。第一年干下来,每亩收益超过4000元。

  有了杜乃合的带头效应,稻蟹混养在全区开始推广。宁河区政府成立了技术服务组,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更多百姓开展立体生态种植养殖。目前,全区已发展16万亩稻蟹混养田,预计每亩可增收500-1000元,全区总产值可增加1亿元以上。

  宁河区财政拿出2000万元、撬动银行1亿元,建立了小站稻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项扶持基金,以担保、联保等形式向每个村提供30万-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期待能达到“1+1>2”的效果,目标是建成国内领先的优质水稻产业发展区、标准化无公害精品稻、稻蟹立体种养示范区。

  过去,宏金林木公司在七里海核心区经营苗圃,每年要雇用20多人浇水、打药等,经济收入一直不太理想。统一流转后,总经理马卫兵从苗圃种解脱出来,拿着区政府补贴的抚慰金,转而集中精力搞绿化,没想到比单一经营苗圃的收入还高了不少。

  越来越多村民转变思路,走上了越来越宽的新路。博伟庄园曾开在湿地核心区,多年来靠河蟹养殖和垂钓生意吸引了不少游客。2017年退出后,北淮淀镇政府及时与淮淀村协调,安排在保护区外围帮退出湿地的农户承包了4000亩水面,继续从事水产养殖,如今年产蟹10多万斤、鱼80万斤、虾50万斤,年收入400万元,比原先经营垂钓收入更高。

  杜乃合觉得,借着七里海蜕变的大潮,大家也都在努力让传统农业走出一种新模式。在他看来,七里海的品牌过去几年被蒙上一层尘土,如今他们要再干几十年,把七里海擦亮成“金招牌”。他说:“我们农民没有退休年龄,只要干得动就要接着干,干出名堂!”

  这些热火朝天的二次创业场面都在七里海湿地之外,也正是在大家的守护下,湿地的核心区一切重归宁静,成了鸟类的天堂。

  因为消除了从前密集的水产养殖,贯通了水系,水域面积逐步恢复。来这里安家的鸟类,跟10年前比新增了近百种,数量也由每年20万-30万只增加到40万-50万只。

  七里海的候鸟多是涉禽和游禽,大水面水深、风浪大,过去因为没有设置浅水区和浅滩,水鸟没办法栖息觅食。如今,这里营造了1.5万亩的浅水区,建起100多个鸟岛,包括燕鸥、须浮鸥、长脚鹬、反嘴鹬、野鸭、苍鹭等几十种候鸟都纷纷来这里筑巢繁衍,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过去难得一见的东方白鹳、大鸨、白琵鹭、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今年一次性观测到天鹅600多只、白琵鹭400多只。曾在七里海消失10多年的震旦鸦雀、中华攀雀、文须雀、北长尾山雀等珍稀鸟类重返家园,今年还第一次发现中华攀雀在七里海筑巢。

  今年秋天,杜乃合种植的2000亩蟹田稻又迎来收获,“经过检测,各项指标都超过了欧盟的标准。”他笑称,这些稻米都是在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里自由呼吸长大的。而他和爱人一起创立的七里海“河蟹面”也正在筹备建厂投产。他期待着,与更美的七里海一起重新出发,为家乡打出更响亮的特色品牌。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