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稻草的“循环之旅”:“变废为宝”向“绿”而行
中国新闻网 2021-04-23

走进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的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稻草秸秆和鸡粪、油菜籽粕等合制成的食用菌培养基质,与菌种一起铺在栽培床架上,长出一个个可爱的双孢蘑菇。

  “我们每生产1吨蘑菇,需要3吨秸秆、1吨鸡粪。”现场,公司工作人员洪俊卿说,基地一个礼拜要“吃”掉75吨秸秆、鸡粪等。目前,基地平均日产双孢蘑菇6吨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全年销售值达1500万元(人民币,下同)。

  不仅如此,在不远处的芦笋基地里,新农人陈佩芳利用食用菌培养基质种植的100多亩有机芦笋,在今年开春也喜获丰收,头一茬亩产就超过1500公斤,每公斤最高能卖到36元。

  “用种蘑菇的基料种芦笋,不仅肥壮味美,而且成本更低。”陈佩芳说。

  一根稻草“变废为宝”,不仅增加了企业、农场主的收益,也解了种粮大户的心头急。

  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1.5万亩耕地,年产农作物秸秆有1万吨左右。海量的秸秆,让公司负责人张卫兴犯了难,“过去农村家里烧土灶,秸秆能当柴火烧。现在家家都用上液化气,秸秆也没了用处。”

  食用菌培养基质的出现,给张卫兴与其他种植大户们解了燃眉之急。

  据悉,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将稻草捡拾打捆后,出售给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基料生产双孢蘑菇。到了种粮季,种粮大户又采购双孢蘑菇生产后留下的菌渣作肥料还田。

  目前,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100%。

  “我们还将部分稻草秸秆直接还田,通过综合循环利用,实现丰产增收的喜人局面。”张卫兴说,据浙江省土壤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在秸秆直接还田和菌渣还田地块,土壤孔隙度及通透性改善明显,水稻亩均增产5.2%。

  一根不起眼的稻草,摇身一变成为蘑菇种植的基料,随后被制成有机肥,为水稻、蔬菜生长提供肥料,完成它的“循环之旅”。

  而石门生态循环农业的魅力,不仅仅展现在稻草上。在桐乡市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一头病死生猪经过78小时蝇蛆处理,就能变成高蛋白蝇蛆和有机肥,然后作为水产养殖的原料。

  “我们每年可处理死亡畜禽7300吨,年产蝇蛆1800吨,产出有机肥2400吨。”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蝇蛆处理这种新型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完善了养殖场有害废弃物生态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循环种养链,实现一举多赢的良好局面。

  2019年4月20日,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在石门镇挂牌成立,为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如今,2年时间过去,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的田野阡陌也成了“绿色招牌”,原本沉睡的绿色资源,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下,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态竞争力。

  桐乡石门镇副镇长张丽萍说,近年来,该镇还创新了“杭白菊秸秆-湖羊-有机肥-杭白菊等作物”循环模式,实现杭白菊产业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更有效缓解了资源与发展的矛盾。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