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紊乱导致心梗患者预后不良
中国科学报 2022-05-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教授卜军团队研究发现,熬夜或夜班工作等昼夜节律紊乱,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再灌注术后心肌损伤,并导致长期临床预后不良。5月24日,相关成果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该杂志同期配发编辑部评论,认为这一发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急性心肌梗死是影响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昼夜节律特点已成共识,但是昼夜节律紊乱带来的心血管损伤风险却依然未明。
研究者通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连续性纳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接受了急诊再灌注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临床终点是再灌注术后心肌梗死面积,次要临床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
研究发现,夜班轮班工作显著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障碍风险。“在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夜班轮班工作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近两倍。”卜军说,“这主要与心梗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利用临床前大动物模型验证了上述临床现象,并发现了一条全新的心肌生物钟核受体调控信号通路。
这项研究提示维持节律稳态是一个潜在的心肌保护策略,为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2.03.370
相关阅读
- 昼夜节律紊乱导致心梗患者预后不良2022-05-27
- 医保社保电子化,让生活更便捷2022-05-27
- 优质医疗资源怎样均衡布局?深化医改2022年“划重点”2022-05-27
- 科学家利用甲烷高选择性制备乙烷和氢气2022-05-27
- 用技术创新优化防疫举措2022-05-27
- 可视化| 用生物育种技术攥紧中国种子2022-05-27
- 下一篇:医保社保电子化,让生活更便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