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经纬中国、苏宁、腾讯等一众明星机构投资光环的互联网医美平台”更美app”日前卷入舆论漩涡,推广活动被多名消费者投诉“虚假宣传”。
同时,在更美app及官网首页有大量的医美案例展示,部分案例效果夸张有明显修图痕迹,甚至有部分分享者以个人亲身经历的口吻同时描述不同身份、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医美消费经历。案例真实性严重存疑,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法律专家认为,更美app签到活动或构成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同时,平台对首页推荐的医美案例没有尽到审查义务。
资本追捧的新业态
更美app是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完美创意公司”)推出的手机应用,其业务模式是互联网医美平台,其一方面面向有医美需求的消费人群,吸引消费者注册浏览更美app;另一方面,平台面向全国各地的医美整形机构,吸引机构入驻平台,完美创意公司则通过促成两者交易获利.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称,2012年以来,中国市场医美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2017年,受到互联网“网红文化”的影响,整形美容需求大幅增加,行业规模从378亿元迅速扩张至1124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30%。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到1769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
医美行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医美新业态,自2011年以来,美尔贝、悦美、更美、新氧等一大批互联网医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更美app更是因为头部互联网公司腾讯、苏宁以及明星投资机构中信建投(31.660, 0.00, 0.00%)、红杉资本的追捧而备受瞩目。
天眼查显示,自成立以来,更美已经历5轮融资,天使轮由经纬中国在2013年公司成立之初发起,其后红杉资本、Vivo Capital、红杉资本等纷纷跟投了数轮;2016年及2018年年中,公司先后两次获得了超过3亿元的联合投资,出资人除了投资机构还包括复星医药(39.700, -0.24, -0.60%)、腾讯及苏宁等明星企业。
“碰瓷”明星 官司不断
资本是把双刃剑,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更美app在商业发展上开始频频逾越红线。
天眼查显示,自2017年至今,完美创意公司涉及的开庭公告有89件,涉及裁判文书129件,其中近60件为肖像权纠纷,近46件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百多起纠纷中,涉及不少明星,王一博、李易峰、关晓彤、蒋勤勤、周冬雨、许晴、王鸥、马苏等多位明星均和完美创意公司发生过纠纷。2019年6月27日,胡杏儿、张柏芝、王蒙蒙、李小璐、唐嫣、张燕、张予曦、黄晓明、佟丽娅、李冰冰、赵丽颖、靳东等12位演员与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的肖像权纠纷同日开庭。
在和明星的诉争中,更美app屡屡被判赔偿。2020年7月,完美创意公司被判赔偿刘诗施经济损失13万元,并在公众号连续十日刊登致歉声明;2020年9月,完美创意公司被判赔偿吴静怡合计超20万元;最新的裁判文书显示,完美创意公司3月15日被判赔偿蒋勤勤经济损失10万元,且需连续10日在公众后登载声明进行赔礼致歉。
签到活动“割韭菜”专家:或构成虚假宣传
不仅一众明星惨遭“碰瓷”,大批普通消费者更是被“割了韭菜”。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更美的投诉达111条,其中多数都集中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消费者抱怨称,在更美app上参加了签到打卡送礼品的活动,按照规则完成打卡任务后更美方却迟迟不肯发送礼品,一拖再拖。
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12月份从小红书上了解到更美app的签到送礼活动的,规则是这月签到下月中旬发货,但是在完成签到任务后更美先是以疫情原因延迟发货,且要核实收获地址才会发。
李女士向记者反映,更美app上的签到不是登陆后点了就行,实际是需要先浏览底部的医美推荐活动,到时间了才能进行签到。“随着日期增长,签到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有时候1000秒都有”,李女士向记者抱怨称,“刚开始签到都是好好的60秒,后来可能越来越多人知道这活动,他们中途还换了一次奖品,本来规则是一个月换的。”
可即使是花了这么长时间完成了打卡任务,李女士最终仍然迟迟拿不到更美承诺的礼品。2月3号时,更美客服曾向自己保证2月25日发货,但直至3月5号以后也迟迟没有收到物流信息,此后再找客服便不再回复。
关于消费者对签到活动的质疑,中国网财经记者对更美app进行了书面采访。
关于迟迟不肯发放礼品的质疑,更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此次发货减慢是因为前期筛选参与活动真实用户耗时所致。我们通过签到礼物收货地址多次重复发现,更美平台签到送礼环节,存在部分用户操作多台手机撸羊毛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已经和警方做沟通。针对遵守平台规则的正规用户,我们按照平台规则已发送签到礼物,积极解决相关问题。”
关于投诉平台上消费者质疑更美app签到活动虚假宣传,更美负责人表示:“并非虚假宣传。关于用户在黑猫投诉上的投诉,我们已经关注到并在积极处理。”
为了了解更美签到活动的规则,记者下载并注册了更美app。在签到页面右上角的“活动规则”中,记者并没有发现有关于收货地址重复或者代替他人签到这类行为的约定,仅对领取奖品的手机号进行了约定。也就是说,即使用户收货地址相同,只要手机号不同,完成签到任务后领取奖品是不违反活动规则的。上述更美app相关负责人关于延迟发货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更美app的行为,记者采访到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范世乾向记者表示:“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更美APP有可能构成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会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消法上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相关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能是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更美app的签到规则,实际上其中没有写他说的这个延迟发放的原因,多台手机薅羊毛羊这种行为在他签到规则中没有被排除在外,所以不能以此为理由来拒绝发放签到礼物。”
“如果说要以此为理由拒绝,更美必须修改规则,而且修改之后对修改之前已经签到的用户也是不构成约束的。修改完之后,按照新规则重新签到的消费者,才可以按新规则来进行签到和兑换礼品。所以他现在以所谓的薅羊毛拒绝发货,实际上构成虚假宣传了”,范世乾同时表示。
另外关于更美app的签到机制,范世乾认为:“更美的签到机制涉嫌构成‘引人误解的宣传’,无论签到前需要浏览页面多长时间,都应该在规则里告诉消费者,如果没有告知,实际上就是宣传不全面,就构成引人误解的宣传。”
《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修改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有关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修改内容应当至少在实施前七日予以公示。平台内经营者不接受修改内容,要求退出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阻止,并按照修改前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承担相关责任。
医美案例真实性存疑
记者注意到,在更美app及官网首页有大量的医美案例展示,部分案例效果夸张甚至有明显修图痕迹,甚至有部分分享者以个人亲身经历的口吻同时描述不同身份、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医美消费经历。
记者在更美app首页底部的“推荐”栏目刷到一名账号ID为“西米忘夏”的用户分享的医美经历,封面上是一位男性的面部照片,点进去后文章主要描述自己的一次医美经历,文中用到了“这里分享下我的体验”这样的描述。
在点击用户头像后,记者发现该用户还同时发布了多篇个人做医美的经历,但是性别却“变”成了女性。一篇封面图上写有“祛斑探店体验”字样的文章,文章开头就直接表示“做完斑已经1个多月了…”,而文章的配图则是封面图上的女性,不再是前述的男性用户了。不禁让人质疑,这些所谓的“个人经历”到底是谁的个人经历,其真实性是否能够保证?
关于首页分享的问题,更美app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经调查上述情况是部分机构代运营账号在运营账号时发布了不同用户的案例在同一个账号。目前已经要求内容描述违规的账号进行整改。”
记者同时留意到,更美app首页的一些案例过于夸张,比如一个ID为“猫步少女”的用户分享了个人做“眼综合”项目的医美经历,让人不解的是,一个针对眼部的医美手术居然让整个人样貌都发生了巨变,不仅皮肤变白了,嘴唇变薄了,连整张脸都变的瘦削起来…
上述更美app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在首页推荐机制上,更美会对日记进行评级,优先推荐内容真实、图片清晰度高、能成为其他消费者做决策依据的帖子和日记。同时更美平台会采用“机审+人工审核”的方式对平台的帖子进行审核,更美平台数据量浩大,人工审核无法保证100%及时复核,更美会在接到相关用户反馈与举报后,第一时间对被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并根据社区规定对医院做清空日记、下架等处理。
范世乾认为:“电子商务法第38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从平台经营者分享不同性别的身份来看,平台的审查义务是没有尽到的。另一方面,如果经营者接到用户举报,平台需要马上介入和审查,这也在电子商务法中有明确规定。按照这个规则,更美app对相关案例的真实性是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的。”
截至发稿,更美app首页推荐案例不真实的情况仍然存在。关于签到兑礼品活动,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 更美app签到活动遭用户集中投诉 医美案例分享者真实性存疑2021-03-16
- 桥水达利欧:投资债券变得很“傻” 是时候买点其它东西了2021-03-16
- 万达彻底放弃全球最大影院控制权:曾豪掷200亿 如今黯然离场2021-03-16
- 黄山胶囊控制权将变更 实控人出让近30%股份2021-03-15
- 电影票到底多难退?北京中影星美国际影城收原票价38%退票费2021-03-15
-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迎来“监管大年” 如何应对?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