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企业共5282.6万户,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所以谈到民营企业,很多人的直觉是小且散。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面对数量庞大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也很容易产生无力感。即使将一大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民营企业的减税降费和补贴优惠上,但只要平摊到每个城市数十万户的民营企业中,也是撒胡椒面、杯水车薪。所以,很多民营企业觉得政府的优惠政策“似有似无”, 没有得到优惠的企业抱怨“政策优惠面窄”,得到优惠的企业觉得是“毛毛雨”、对企业帮助不大。
2020年以来,受外部需求转弱、内部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生存下来、不亏损。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涨、物流成本上涨、融资难和应收账款等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拖欠问题,虽然中央出台各种文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清理拖欠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但是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下滑、资金紧张,事实上很多地区都采用不同的方式继续拖延还款,导致部分民营企业利润早已被侵蚀殆尽。
目前,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最迫切的需求仍然是减低税费、降低社保费率、加大信贷支持。表1显示,在各类惠企政策中,“降低税费”的需求率达到了68.67%,比例最高,有50.03%的企业表示需要“降低社保费率”。从短期来看,这当然是为民营企业输血的办法,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下滑、地方债务负担沉重,过度依赖政府减费降税为企业输血,既不健康也难以为继,“撒胡椒面式”的补贴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而言获得感也并不强。
表1: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的需求
那么,在有限财政资金的约束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呢?笔者认为,降低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其中的关键。从中长期来看,民营企业生存困难、存活周期短,主要是因为其制度性交易成本(隐性成本)过高,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现行的企业服务体系不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占据绝对优势。很多地区服务企业的行政模式和企业生存环境,都是配合国有企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适应、共生共振。但是这样的企业服务模式和生存环境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契合。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缺乏能力和渠道与政府部门对接,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极高。
第二,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鸿沟。我国企业户已接近5300万户。然而,在课题组的多次调研中均发现,民营企业获取政府信息难、匹配政策难、与政府沟通交流难,这同样导致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规模有限,在面对成百上千的市场主体时,没有强有力的抓手,无法精准服务企业。
要帮助民营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当然是努力的方向。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并且已经将营商环境的建设重点,从政务环境转移到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上。但是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作为软环境,一方面依赖于制度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依赖于社会环境的转变,尤其是基层公务人员思想上的转变。所以,虽然中央十分强调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但是不得不承认,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是长期性的工程。
那么,如何在短期内降低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包括政府服务平台、孵化体系、专业化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导师团体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填补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链接的鸿沟,扩大政府服务民营企业的覆盖范围,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反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普遍性地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其摆脱生存困境。同时,将财政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上,资金使用更加集中、更有效率,对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普惠性。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民营企业一方面对于孵化体系、行业协会、商会、导师团体这类机构的服务需求很高,但另一方面,对它们的付费意愿却很低。图1是民营企业对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孵化体系、专业化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导师团体)服务的评价。可以看到,企业对于“政策推广、解读及申请辅导”“增加人脉,扩大社会网络”“帮助对接政府部分”“帮助企业解决诉求”的评价,在所有类型的服务中位列前三。而这些都是孵化体系、行业协会、商会、导师团体的主要工作范畴。
但是,从民营企业对各类服务机构的支出金额上看(见图2),企业付费意愿较高(付费超过十万比重)的是技术服务机构、市场开拓机构、信息化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和管理咨询服务机构。而从未给协会商会、园区孵化器付费的企业超过55%,位列支付意愿最低的前三名。
因此,从企业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和支付意愿来看,加大对于平台、园区、商协会等服务机构的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有效满足民营企业在政策推广、政策解读、申请辅导、政企对接上的需求,缓解企业不知道政策、难以匹配政策的难题。
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包括加大对这些服务机构的政府购买力度,还需要政府开展对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评级工作,提高行业标准,推动专业性服务机构摆脱低价竞争,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大型专业性服务机构整合资源向综合性服务机构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服务平台也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政府中小企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是政府信息发布、服务资源整合、企业提出诉求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提升中小企业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政府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是重中之重。
首先,政府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提档升级。以此来实现政策功能模块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建立政策“一口制定、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推送”的全流程管理机制。
第二,建立民营企业服务资源库。推动各类孵化体系、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化服务机构、个人导师服务资源、金融机构等向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集聚,实现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三,推出“智能化企业服务管家”。针对企业诉求,企业只需对自身问题进行描述即可快速完成诉求提交,并通过人工智能对技术关键词的识别,直接派发至市级责任部门,有效实现诉求的虚拟分办和快速分发,同时对企业诉求进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实时反馈,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点、卡点问题。
- 财政资金约束下如何支持民企:不撒胡椒面,完善服务体系2023-04-20
-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2023-04-20
- 4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利率维持不变2023-04-20
- 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补贴支持春耕生产2023-04-18
- 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经济发展预期向好 内生动能需着力增强2023-04-18
- 密集上报新产品 公募大力掘金央企国企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