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四部门将联合开展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并将突出宣传理性投资与合理借贷教育,提醒广大消费者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从2013年起,每年9月央行都要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央行还制定一系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措施,旨在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非法金融机构、非法办理金融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网络上冒用金融机构名义,冒充金融从业资质人员进行金融违法违规宣传,颇具迷惑性,极易误导客户进行非理性借贷和投资。这些问题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大了投资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消费者信心,不利于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
事实上,上述问题与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不无关系。人民银行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虽然比2019年提高了2.04,但也提示了社会公众在基本金融知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对分散化投资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容易出现非理性投资行为等。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升金融素养,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需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金融消费者不仅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而且需要良好的金融服务。这为金融知识宣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部门更好地普及包括个人征信、银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存款保险制度、保险知识和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基础金融知识,也需要不断普及一些投资和防诈骗知识,以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防范投资风险。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要突出围绕“一老一少”重点人群进行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从现实情况看,青少年学生和老年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也是金融诈骗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非法“校园贷”“套路贷”等让一些涉世未深、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背负高额负债,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个别老年人深陷投资养老、电信诈骗等陷阱。因此,金融知识宣传应具有针对性,面向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应重点普及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针对老年人应重点普及理性投资理念,警惕有关金融骗局,提高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要借力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发展。积极利用数字技术破解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难题,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推出互动体验宣传模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金融知识输送。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领域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网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让金融知识更好地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的同时,投资者也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自我提升金融素养,提高识别金融诈骗和判断投资风险的能力,牢固树立理性消费、理性投资理念,确保个人财产安全。
- 助力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2021-09-13
- 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将出 数据安全等成监管重点2021-09-13
-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2021-09-10
- 规范发展地方金控平台2021-09-10
- 完善制度体系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2021-09-09
- 金融财税政策组合拳红利释放 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大幅提升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