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宏观杠杆率总体实现“稳字当头”
证券日报 2022-06-24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6月23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这十年中,人民银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我国宏观杠杆率及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来看,陈雨露表示,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观杠杆率总体实现了“稳字当头”,确保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管住货币总闸门

  不搞大水漫灌

  回顾这十年,陈雨露谈到,人民银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力地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人民银行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陈雨露表示,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同时,在这十年里,人民银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陈雨露提到了一些具体数据: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七倍;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较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成为第三大篮子货币,权重从10.92%提升至12.2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陈雨露表示,十年来,人民银行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此外,陈雨露谈到,十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

  宏观调控政策

  有力、有度、有效

  谈及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效果如何,陈雨露表示,宏观杠杆率变化是衡量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在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陈雨露进一步表示,从纵向来看,2021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是272.5%,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五年年均上升约4.8个百分点。2016年到2021年这五年,中国GDP年均增速约6%,CPI年均涨幅约2%,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以温和可控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成效。

  从横向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各国普遍采取了超宽松的刺激政策来应对衰退,引起了宏观杠杆率的大幅上升。2021年末,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的全部报告国家的杠杆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个百分点,中国的这一数据是16.5个百分点。

  “这体现出我们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陈雨露说,在稳杠杆的同时,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保持领先,通胀总体可控。2020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速5.1%,比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分别高4.1个、6.6个和5.7个百分点,通胀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