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服务要坚守便民初衷
经济日报 2022-08-09

近年来,信用卡投诉在银行业投诉占比中一直居高不下。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7954件,占投诉总量的50%。对比2021年四季度、三季度数据,信用卡投诉占比分别为49.6%、50.8%。

  信用卡服务的初衷是便民、惠民,促进居民合理消费。合理使用信用卡,能够实现消费者、商业银行“双赢”。对消费者来说,刷信用卡相当于获得了预借资金,有助于缓解自身的流动资金紧缺;同时,持卡人还可享受信用卡增值服务,如商品折扣、出行优惠等。对银行来说,首先,信用卡业务能提升开户数量、沉淀活期存款,因为多数人还信用卡时均使用同一家银行的借记卡;其次,商业银行还能获得服务收入,如年费、账单分期利息等。

  遗憾的是,信用卡服务近年来却沦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原因值得反思。投诉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营销宣传不规范,二是投诉不畅,三是不当采集客户信息,四是不当催收。例如,为了诱导持卡人进行账单分期,在未经持卡人自主确认的情况下,银行系统就自动执行了分期,持卡人被迫支付相应利息。再如,银行有意模糊分期费率,用日利率代替年利率,让持卡人误认为费用较低。

  降低投诉的最好方法是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大多数投诉源于信息不对称、告知不明确、服务不到位。接下来,信用卡服务要聚焦息费、催收、营销这三个“老大难”问题,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整改,并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其中,商业银行要严格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把收取利息、复利、费用、违约金等条款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告知消费者,不可玩文字游戏。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商业银行要明确分期的最低起始金额、最高金额上限,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展示,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提升服务质量没有捷径,只能走规范经营、精细管理的正道。当前,信用卡服务亟需转变粗放发展模式,不可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这不仅导致滥发卡、重复发卡等资源浪费,还容易抬高持卡人的负债率,造成“以贷还贷”“以卡养卡”。商业银行要下功夫思考的是,如何扩展消费场景,如何便利居民的小额高频消费,如何有效维护数据安全。只有将服务做得更加安全、便捷、精细,消费者才会选择你并持续陪伴你。

  信用卡服务还需注意规范外部合作。为了拓展客户、催收债务,部分银行会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合作本是优势互补、提升服务质量的好事,但在实践中,部分银行并未厘清双方的责任边界,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监管部门应严格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统一的名单制管理,不得通过未经监管批准的途径开展信用卡核心业务环节。此外,商业银行要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监管机构也要强化对相关业务的检查力度,切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