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新规”)中明确的过渡期将于2022年末结束。近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步伐加快。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发布公告,调整旗下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申赎规则、估值方法等。
业内人士表示,从整改效果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资金与资产的流动性更加匹配。预计各家银行能够按时完成整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有望在整改到位后重新发力。
整改步入冲刺阶段
日前,招银理财发布公告表示,根据内外部管理要求,将对“招银理财招赢日日欣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投资限制、强制赎回、托管费等条款进行调整更新。
部分公司还调整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中邮理财公告称,财富日日升人民币理财产品于9月24日实施转型,由摊余成本计量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转型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净值型产品。公告还显示,调整后,产品将取消“每个开放日的0:00-9:00及15:30-24:00期间,单个个人客户累计赎回上限5万份”的限制。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发布了调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调整内容包括申购、赎回确认时效由T+0改为T+1,快赎金额降低至1万元等。
上述一系列调整与去年6月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新规有关。新规指出,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审慎设定投资者在提交现金管理类产品赎回申请当日取得赎回金额的额度,对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设定不高于1万元的上限。
预计按时完成整改
根据规定,新规过渡期将于2022年底结束。这也意味着,目前过渡期已经不足70天。从记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家银行及理财公司整改压力不大,预计今年能够按时完成。
一位银行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自去年新规发布之后,业内就已经着手相关工作,所以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整改难度和整改压力并不大。”该人士表示,由于将根据新规调整资产范围和流动性比例,整改之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率将有所下降,因此业内偏向于渐进式整改,在11月、12月能够完成整改目标。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新规提出“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密集开始了增资工作,以提高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上限。
招商银行3月召开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透露,彼时招银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约1.2万亿元。根据监管要求,1.2万亿元的产品规模需要60亿元的风险准备金,招银理财风险准备金已达到50亿元,预计年底可以超过60亿元,能够顺利完成整改。
据了解,新规出台之后,为控制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业内还通过控制申购规模、加大最短持有期产品发行力度等方式,引导客户降低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比例。今年3月,北京银行曾发布公告称,该行将对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实行整体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产品每个交易日净申购规模上限。
资产配置更加合理
由于可每日申赎,流动性问题一直是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核心问题,因此,新规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流动性、组合久期、估值方法和偏离度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整改效果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资金与资产的流动性更加匹配。
以建信理财“安鑫”(按日)现金管理类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2022年三季度投资管理报告显示,其投资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比例为25.01%,投资于同业存单的比例为35.90%,投资于债券的比例为33.45%。而在2021年年底时,该产品投资于债券的比例高达46.83%,与2021年年底相比,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有明显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目前新规过渡期已接近尾声,现金理财产品有望在整改到位后重新发力,进一步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对同业存单和银行存款的配置力量或将进一步上升。
从产品规模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仍在不断提升。根据普益标准数据及中信证券测算,截至9月底,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达到9.25万亿元,环比增长5.04%;截至10月14日,规模达9.7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底增长了5.31%。
- 新规过渡期倒计时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提速2022-10-28
- 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 双向波动仍是常态2022-10-27
- 央行创新举措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业界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2022-10-27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有效2022-10-26
- 央行重启千亿元级逆回购 增厚流动性平稳“安全垫”2022-10-26
- 支付行业整合清退进行时 年内多家支付公司股权被挂牌转让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