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出政策组合拳 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证券日报 2024-09-25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同时,潘功胜宣布了多项政策举措,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受多项政策利好影响,当日股市活跃上涨、地产链全线走强、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相关政策的推出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起到明显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政策逐步落地和效果持续释放,预计将有效拉动内需和稳定信用水平,助力经济稳固回升。   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和政策利率   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今年年内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至0.5个百分点。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0.5个百分点的降准落地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中型银行降至6%;农村金融机构在几年前已经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不在调整的范畴。综合来看,降准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约是6.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份以来,地方债发行、融资节奏明显抬升,而9月份地方债净融资规模为年内以来最高水准,商业银行作为地方债主要需求方,面临一定的承接压力,8月份以来同业存单利率持续回升。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诉求下,压降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仍有必要,央行此次降准将补充商业银行中长期流动性,也顺应了市场需求。   在温彬看来,降准释放更充足的长期流动性,在当前政府债券供给高峰,可熨平资金的过度波动,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并且,年内后续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逐步加大,通过降准置换部分到期的MLF,可缓解央行续作压力,并进一步淡化MLF的政策利率色彩。此外,降准有助于优化资金结构、节约银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降准还能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稳定信用扩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潘功胜谈到,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会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之后,将会带动MLF利率下调大概0.3个百分点,预期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个到0.25个百分点。   同时,潘功胜表示,此次利率调整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是中性的,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   温彬表示,政策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实际融资成本,促进需求加快修复和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基准,促进利率谱系的同步下调,也进一步疏通了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路径。   引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潘功胜在会上还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   “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我们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1500亿元左右。”潘功胜表示,这有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也有利于减少提前还贷行为,同时还可以压缩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空间,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释放了稳楼市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推动楼市企稳回暖。   在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方面,全国层面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潘功胜表示,“各个地方可以因城施策,自主确定是否采取差别化的安排,并确定辖区内的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和意愿,与客户协商确定具体的首付比例水平”。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和刺激多样化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潘功胜还表示,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   温彬认为,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保障房供给进一步增加,有助于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   此外,潘功胜宣布,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这两项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   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为了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在借鉴国际经验以及人民银行自身过往实践的基础上,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协商,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潘功胜表示,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   具体来看,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潘功胜强调,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温彬预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互换便利工具,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股票持仓,相关机构可以使用互换便利工具降低调仓时产生的额外成本。互换便利工具有助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及时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进而推动市场行情企稳回暖。   “由于是以互换形式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进行支持,且大概率为等价互换,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不产生影响,并非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温彬说。   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潘功胜表示,股东和上市公司回购或者增持公司的股票,在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交易行为。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这个利率水平现在也是非常低的。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   温彬认为,央行创设的两个新工具将较为直接地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股票调仓、增持提供便利工具,为长期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供支持性工具,预计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助力资本市场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