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确保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意见》提出,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在完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方面,《意见》提出,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金融联动能够更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还可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来源,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有充足资金支撑。
记者注意到,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多部门不断完善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政策,比如,2024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加大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力度。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5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宋向清分析,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从财政支持的角度来看,可以优先保障公共预算投入,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可持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朱华雷表示,比如在农村道路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等方面加大资金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投放,通过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将更多资金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
- 财政金融联动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2025-02-25
- 政策赋能金融聚力 设备更新“更”出新动能2025-02-24
- 强化小微企业与“三农”普惠支持 六部门发文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2025-02-24
- 金融合规管理要从被动到主动2025-02-21
-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各项举措2025-02-21
- 政策支持畅通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迎“活水”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