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态+楼宇经济双引擎驱动 锚定目标 沈阳加速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中国证券报 2022-12-26

 中国证券业服务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证券服务平台、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启动仪式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角逐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历史名都沈阳如何在本轮“鏖战”中脱颖而出?12月24日,“2022中国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东北楼宇经济发展峰会”为此提供了最优解,几大券商高管围绕“沈阳市建设国家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与策略”献言建策。

  沈河区优势独一无二

  “百学须先立志。”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沈阳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尤为需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沈阳市聚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锚定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不动摇,加速成为东北乃至东北亚区域功能突出、创新力强、开放度高的重要金融中心。”

  在沈阳市,沈河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截至11月22日,沈河区集聚各类持牌金融机构757家,占据全市的60%,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588家:法人金融机构8家,占全市的72.7%;区域性管理总部74家,占全市的64.9%;外资银行10家,占全市的76.9%。本外币存款余额13870亿元,占全市67.4%;本外币贷款余额15238亿元,占全市75.8%。2022年保费收入108.9亿元,占全市52.6%。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30.5亿元,占全市45%。“沈河区将加速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沈阳市和辽宁省振兴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沈河区区长石国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远行必有艰险,前行必有挑战。在本次会议上,西部证券副总经理范江峰、国泰君安辽宁分公司总经理王春明、方正证券沈阳市分公司总经理孟雷围绕“沈阳市建设国家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与策略”发表了真知灼见。

  金融中心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例如上海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提出建设“国家金融信息决策中心”,深圳则定位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范江峰认为,沈阳市沈河区建设“东北金融第一区”的定位明确,利于规划,有望实现。

  王春明表示,沈阳市的产业基础非常雄厚,近年来衍生出很多新产业,比如半导体、新材料、精细化工等,这将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更多“营养”。

  “包括辽宁鞍山在内的很多城市都是将沈阳市作为辐射中心,沈阳市占了东北三省的20%人口,24%的经济总量都在沈阳市,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沈阳市有很多优势和机会。”孟雷说。

  楼宇经济聚资本之力

  “夫天下财虽有限,散之则如沙,而机关滞;聚之则成团,而魄力雄。”纵观全球金融中心,无一不是经济和资本的集聚地。集群智库中国楼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楼宇经济城区联盟秘书长匡洪广表示:“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抓手,楼宇经济抓得好也体现出一个地区、一个城区的产业生态好、营商环境优秀。评选综合考虑到楼宇占比、写字楼体量、楼宇纳税强度、总部企业数量、未来增量空间等多方面,沈河区作为东北的代表,在沈阳市、在东北三省的楼宇经济都极具竞争力。”

  楼宇赋能,聚势发展。本次峰会戴德梁行发布的《东北楼宇经济白皮书》显示,沈河区楼宇数量和体量在东北主要城区排名第一;高度300米以上及150米以上在营楼宇数量位于东北主要城区第一名;沈河区甲级及优质楼宇平均动态出租率80%-90%,入驻率指标领跑东北地区;沈河区楼宇绿色发展贡献强度领跑东北。

  日前,沈河区与北京朝阳、上海浦东等一线城区携手入榜2022年发布的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城区30强。本次峰会上,石国琦接过了“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奖牌:“沈河区高端楼宇占据半壁江山,集聚着优质楼宇129座,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吸纳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培育出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石国琦表示,沈河区立足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优势地位,结合金融禀赋,打造“金融+楼宇”双引擎的“空中产业园”和“云上金融街”。致力深耕“一楼一品”的特色楼宇经济,打造以市府恒隆广场、嘉里企业广场、沈阳万科中心为代表的10座七星标杆大厦,以方圆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佳兆业中心为代表的10座金牌示范楼宇,以华强金廊城市广场、福佳金融大厦、友谊时代广场为代表的10座新引擎特色楼宇。

  优化金融生态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在全国区域金融中心“鏖战”中崭露头角?范江峰认为:“建设金融中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其次必须紧紧抓住实体经济;第三必须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尤其是机制方面创新。”

  “金融机构落户沈河区一定是为了发展而来,会综合考量政策、市场、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石国琦认为,沈阳区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优化金融生态。

  近年来,沈河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沈阳产业金融会客厅,进一步打通金融服务链条,构建了由银行、融资担保、金融后援服务和民间借贷登记组成的四级金融全产业链融资服务体系,引入了银行、普惠金融、保险、助贷机构、基金业协会、区域股权市场、供应链金融等13家金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多种融资服务功能,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据统计,自今年4月份沈阳产业金融会客厅开始运营以来,组织银企对接活动50次,接待企业150余家,促成融资10.2亿元;市科技担保、平安普惠担保等机构累计为2.4万户企业及个人的15.5亿元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推动放贷55亿元;助贷机构累计撮合融资2.9亿元;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借贷成交1688笔,成交金额近5.1亿元;中企云链票据贴现平台累计贴现2151笔,贴现金额20.7亿元。

  王春明表示:“沈阳市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从防范金融风险来看,这几年沈阳市加大了金融风险防范力度,城商行整合不断出新,并且围绕下一步发展谋篇布局。从金融改革来看,金融机构在辽宁省沈阳市都设立区域的总部、分公司,产业深度融合,对沈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非常有成效。”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峰会上,中国证券报、新华社辽宁分社携手沈河区人民政府共同推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证券服务平台、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三大平台。三大金融服务平台的推出,有利于将“金融活水”引入东北地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利用投资银行在东北地区经济产业价值发现作用,推动形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投融资体制,优化改善东北地区尤其是沈阳区域经济资产负债结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活力,促进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完善上市后备库

  对未来发展的谋划,石国琦展现出对沈河市金融自身实力的底气和对产业发展的十足信心。“未来三年,沈河区将聚焦‘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落实创新驱动策略,抢抓‘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扩大开放、融资体系搭建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有利契机,集聚全球金融资源,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强化金融改革创新,打造金融主题楼宇,推广沈河金融中心品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沈河区建成‘东北金融第一区’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石国琦透露,目前,金融商贸开发区积极争取辽宁省商务厅和国家商务部支持,推进金融商贸开发区晋升国家级,争取国家各类扶持政策,以更高水平打造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未来希望带动沈阳市建成东北乃至东北亚区域功能突出、创新力强、开放度高的重要金融中心。

  具体的操作上,石国琦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完善上市后备库。对标上市挂牌标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挖掘高新技术、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做好科技型企业筛选和培育。二是做好辅导培育。依托上交所、北交所辽宁服务基地,与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协同联动,针对上市后备企业深入开展上市基础培育工作。三是建立上市绿色通道。主动对接北交所,搭建辽宁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发挥中介机构专业力量,对重点企业进行可行性评估,力争用2-3年时间培育孵化一批拟上市企业,改善沈河区产业布局单一局面。”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