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中资企业积极寻求“出海”机遇,而赴港上市也为中资券商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投行业务增长空间等创造了机遇。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活动持续升温,融资规模同比增长逾400%。此外,该数据也透露出,中资券商国际化战略成效初显,头部机构凭借全周期服务能力领跑承销保荐市场。
股权融资活跃
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市场表现较为亮眼,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0.74%。受政策利好、市场流动性改善等因素推动,港股一级市场融资持续回暖,IPO、再融资市场显著活跃。
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1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57亿港元)大幅增长408.08%。IPO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6家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未包含香港创业板转主板上市企业),较去年同期的12家增长33.33%;IPO募集金额合计为1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亿港元大幅增长280.57%。再融资方面,项目数量为107起,较去年同期的94起增长13.83%;募集金额合计11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37.26%。
当前,中资券商正加速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境外投行业务迈上新台阶,而国际业务领先的券商则有望“先声夺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提供优质服务、科学管理风险,逐步成长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投资银行。
从IPO维度来看,保荐规模方面,华泰金控以28.92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榜首,高盛以26.42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第二,中信证券(25.080, -1.36, -5.14%)(香港)以23.84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列第三。承销规模方面,排名居于前三位的同样为华泰金控、高盛、中信证券(香港),承销规模分别为30.88亿港元、26.42亿港元、25.01亿港元。IPO承销家数方面,中银国际、招银国际和富途证券并列榜首,均担任8家公司的IPO承销商。
从再融资维度来看,承销规模方面,高盛以250.77亿港元的再融资承销规模位列第一,承销2起;中金公司(33.030, -1.54, -4.45%)以159.19亿港元的位列第二,承销4起;摩根士丹利以142亿港元位列第三,承销1起。承销数量方面,国泰君安(16.310, -0.82, -4.79%)(香港)以承销商身份参与了6起再融资事件;中信证券(香港)、中金公司均参与了4起再融资事件;京基证券、招银国际和华泰金控各参与了3起再融资事件。
把握港股市场机遇
当前,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持续升温,为中资券商投行业务开辟了新的增长极。
“中资券商有望在蓬勃发展的港股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专业化、差异化策略推动投行业务的增长。”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握港股业务机遇,在与外资投行的“同台竞技”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中资券商需要增强自身的市场研究能力,深入理解港股市场规则,发挥对内地企业业务模式更为熟悉的优势,为赴港上市企业提供更贴近需求的定制化服务,与外资投行展开差异化竞争。同时,提高承销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不可或缺,从前期上市辅导到后期持续跟踪支持,中资券商可通过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专业服务提升竞争力,同时借鉴外资投行经验,通过跨境团队协作提升项目执行效率。
近年来,中资券商正持续加码中国香港市场,国际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中国香港市场IPO项目22单、再融资项目9单。中国银河(15.470, -0.96, -5.84%)境内外一体化展业效能不断彰显,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完成23个港股IPO项目。2024年,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19单,主承销规模38.35亿美元。东方证券(8.940, -0.43, -4.59%)股权承销业务加强境内外协同,2024年承销港股上市项目7个,承销总额同比增长5倍。
为进一步把握港股市场机遇,当前,中资券商纷纷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制定独到的投行业务发展战略,提升在港股市场中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展望投行业务的发展,中金公司表示,将围绕新质生产力支持方向,拓展优质肩部、腰部企业的覆盖,提升项目质量、扩充项目储备,保持港股IPO项目数量和承销份额的领先优势。中信建投(23.950, -0.77, -3.11%)表示,将持续推进内地和中国香港投行一体化工作,继续拓展在中国香港市场的业务范围,实现在中概股回归、港股私有化、跨境收购等不同类型业务领域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方位服务客户的能力,推动港股融资业务迈上新台阶。
整体而言,国际业务已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10.890, 0.46, 4.41%)。中信证券表示,将继续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拓展全球客户市场,提升全球业务竞争力,充分发挥公司综合服务与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产品服务方案。华泰证券(15.410, -0.85, -5.23%)也表示,将以跨境业务为抓手,打造全方位的综合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体系,投行业务方面将紧跟市场动态,顺应热点项目趋势、把握政策利好机遇,积极打造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 一季度中资券商港股投行业务排名揭晓 头部机构领跑2025-04-07
- 宁德时代登顶公募第一股 ETF资金成主要推手2025-04-07
- “工业维生素”实施出口管制,受益股来了!2025-04-07
- A股监管风暴来袭!多家上市公司被立案,信披违法违规成重要导火索2025-04-03
- 各地探索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 让耐心资本投资更“大胆”2025-04-02
- 政策支持信号明确,游戏板块或迎来新一轮产品周期2025-04-02
- 最新推荐
- TOP+
- 1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满百日 全方位改革塑造A股优胜劣汰生态 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向优
- 3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启动三周年:改革步履铿锵有力 创新浪潮奔腾向前
- 4易会满: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 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 5沪深交易所将开展全面实行 注册制发行与交易业务测试
- 6全面注册制开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7全面注册制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机制将更深化
- 8北交所制度“组合拳” 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
- 9科创板开启做市交易 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再创新
- 1弃购5000万!1130万人抢购的肉签竟被弃购,发生了什么?机构全都看好,会后悔吗?
- 2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扬子江药业被罚7.64亿元
- 3北交所进入指数投资时代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
- 42天4家上市公司老板、老总被查或被拘 15万股民受连累
- 516万股民无眠 中天科技突然“暴雷” 交易所闪电出手 股价意念跌停?网友:“妥妥的一个大雷!快逃”
- 6股价涨逾4倍股东套现约60亿 石头科技销售费用率大增还能疯多久
- 7缘起11宗自动驾驶车祸,美国76.5万辆特斯拉被安全调查,股价跌超4%
- 8五大风险高悬,上交所重点监控!谁在“火中取栗”泽达易盛?
- 9央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集团,说了这些话!恒大系股价重挫,后续或有更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