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繁衍开启绿色通道
中国环境报 2021-09-30

 成千上万尾湟鱼逆流而上,在河流湍急的水势下,一边游一边产卵,一段不寻常的生命之旅随之开启。

  不久前,记者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泉乡,目睹了 “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湟鱼洄游奇观。

  能够在3300米海拔的青海湖生存的大型野生经济鱼类只有一种,那就是湟鱼。湟鱼,学名青海湖祼鲤,生活在中国内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作为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经济鱼类,祼鲤占据着“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

  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人为捕杀、河道萎缩、水域水质退化等因素影响,青海湖祼鲤数量锐减。从2003年起,青海全面实施封湖育鱼,加大土著鱼类增值放流力度、开展人工孵化技术攻关、产卵场地的建设及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湟鱼资源量逐步恢复。经过数十年的持续保护,青海湖祼鲤资源蕴藏量已突破10万吨,较本世纪初增长近40倍。

  青海湖已初步形成“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以鱼控草”的生命共同体。如今的青海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候鸟迁徙季节,一幅“水—鸟—鱼”的生态画卷在此绘就。

  早年“鱼农争水”,阻断裸鲤正常生殖洄游

  “祼鲤是青海湖草木生态的核心物种,如果没有祼鲤,湖中的藻类会泛滥生长,候鸟也将失去食物。保护祼鲤也就是保护了青海湖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对青海湖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青海湖祼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介绍说。

  每年春夏之交,青海湖祼鲤都会集体洄游,赶往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等主要流入青海湖河流的上游,交配产卵。

  “青海湖祼鲤作成为溯河性鱼类,与青海湖的水质有分不开的关系。”刚察县环境保护和林业水利局技术员冬曲向记者介绍说,由于青海湖湖水高盐高碱,压抑性腺成熟,即使产了卵,受渗透压影响,受精卵无法进行胚胎发育。祼鲤需要通过顶水水流刺激促使其性腺成熟。另外,上游河水盐度低,也是适宜受精卵发育的环境。

  但早年间,在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青海湖裸鲤洄游主要通道上修建有拦河坝,阻断了青海湖裸鲤产卵繁殖洄游的通道,使大量的亲鱼不能上溯产卵而聚集在拦河坝下,导致最终搁浅缺氧死亡。

  长期的乱捕滥捞,加上湖区水位持续下降、产卵场遭到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生长环境的日益恶化,让昔日的青海湖裸鲤资源一度陷入衰竭。1982年,青海湖开始封湖育鱼,打响了拯救青海湖裸鲤于生死边缘的保卫战。

  梯形过鱼通道提高裸鲤洄游自然繁殖力

  从2001年开始,青海省加大管理设施投入、强化执法力度、深化科学技术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这场青海湖裸鲤保卫战中,科技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午后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泉吉河上,河道内一阶阶敞开式的通道上,成群结队的裸鲤或奋勇向前,或聚集在河道相对平缓的地方,积蓄力量,拾阶而跳,向产卵区进发。

  “研究发现,湟鱼在溯流而上的过程中,会通过奋力游走,促使性腺逐渐发育成熟后产卵,而拦河坝不仅会造成大量亲鱼搁浅窒息,游程太短同样会让正常产卵受到影响。”刚察县副县长吉狮卫向记者介绍说。

  为保障青海湖裸鲤正常生殖洄游,2010年开始,青海省先后对沙柳河、泉吉河和哈尔盖河的拦河大坝进行拆除,依据之前的基础研究,修建、改建7条洄游通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如今的沙柳河畔,每到湟鱼洄游季节,在“敞开式阶梯形过鱼通道”上,无数鲜活而伟大的精灵在逆流而上,为迎接那些崭新的生命而奋力拼搏,场面蔚为壮观。

  “敞开式阶梯形过鱼通道”的建设,不但提高了青海湖裸鲤洄游自然繁殖力,也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鱼农争水”的矛盾。刚察县渔政局副局长才旦对从前的湟鱼搁浅记忆深刻,以前每年的洄游季是最忙的时候,农田灌溉季节用水量大,河道会出现断流现象,致使湟鱼搁浅,“当地群众经常跟我们合作,通过人力将搁浅湟鱼放回安全的地方。洄游通道使用后,断流的现象越来越少,重现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盛况。”

  又是一年洄游季,除了奋力洄游的湟鱼,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技术员、工程师们也都同湟鱼一样来到洄游地,继续让科技为湟鱼的资源恢复贡献着无穷力量。从2002年大规模增殖放流至今,来自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1.56亿尾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贡献率达23%。

  记者眼前如飘带一样的湟鱼向上游去,争先恐后,金黄色的鱼鳍在河水的折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彩。从新世纪初湟鱼蕴藏量不足3万吨到如今的突破10万吨,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青海人40年来保护湟鱼的决心和生态保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真实体现。

  “保护祼鲤,我们是受益者。”刚察县副县长吉狮卫向记者介绍说,“青海源的祼鲤现在已经是刚察的自然景观,我们正在建造科普馆,让孩子亲近自然,普及生态保护知识,也带动本地就业和旅游收入。”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