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澜沧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出发,顺流而下,美丽的澜沧江—湄公河时而绵延细瘦,时而雄美壮阔。在它沿途流经的密林、草原、深山中,生活着大量野生动物,其中不乏各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雪豹、马鹿、滇金丝猴、藏羚羊、藏野驴、白唇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俨然就是一座“野生动物园”。
经济日报记者日前跟随着“同饮一江水 共话澜湄情”——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脚步,亲眼见证了动物们在这座“野生动物园”里的幸福生活。
没事不打扰是最大的尊重
秋日的杂多已经不再葱茏,草原已由绿转黄,在炙阳的照耀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泽。
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尼尕最喜欢的季节。他喜欢草原,喜欢江河,喜欢看牦牛悠哉游哉地吃草、旱獭时不时地上演“双獭搏击”、藏羚羊火急火燎地奔跃而过、鼠兔小心翼翼地从地洞中探出小脑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尼尕形容这一切对他来说稀松平常,可正是这份稀松平常带给他内心深处的安宁。
“最近非常激动,因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终于正式设立了。多年的努力结出了硕果。”尼尕告诉记者,“转正”后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为19.07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陕西省,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根据规划,到2035年,它将成为生态保护的典范。
“杂多”为藏语译音,意为扎曲河(澜沧江)源头。这里位于三江源腹地,海拔高,生态脆弱,野生动物又多。这意味着,当地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强度极大,难度极高。
尼尕说,他最关心的是黑土滩治理、湿地保护、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水土保持等工作,最恨的是垃圾侵扰、非法采砂、非法盗猎等潜在威胁,最担心的是能否给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园。
非必要,不打扰——这是尼尕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理解。
“除了个别生存能力太弱、种群数量太少的动物,其他物种其实是不需要太多人为干预的。你要相信大自然,更要相信这些动物。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是要把动物圈养起来,而是要把生态恢复好,让野生动物们心甘情愿落户在这里,安心地繁衍。”尼尕说。
西藏昌都类乌齐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拉巴次仁也持类似观点。在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巴次仁笑谈,“我的工作说是管动物,其实是管人”。
保护区里不只马鹿多,狼、熊、鹰等猛禽猛兽都很多,经常会有马鹿被这些猛兽捕食。“这些我们都是不管的。我们管的是人类不能去伤害动物、伤害生态,乱扔垃圾、砍伐树木、打猎,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为了给野生动物们一个美好的家园,近年来,沿澜沧江一线的各个省份、州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并落实专人、专项资金督促执行。比如,同样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囊谦县就关停了所有砂场。得益于此,如今,扎曲河的水已经重新变清,一度很少露面、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黑颈鹤也重新出现在了河畔。
做好大保障是最好的保护
“本世纪初的时候,这里的滇金丝猴也就三五百只,现在至少有800只了。”在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四郎次仁告诉记者,“以前,滇金丝猴看到人就像看到天敌一样,‘唰’一下就消失了;现在,你给它拍照,它在树上瞄你一眼,继续吃松萝,理都不理你”。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广泛,可惜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只能逐渐退缩到川滇藏交界处的一个狭小地域。
在此背景下,1986年,经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政府批准,芒康滇金丝猴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93年,保护区升级为自治区级;2003年1月24日,进一步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郎次仁回忆说,自己第一次见到滇金丝猴还是1999年。“当时,我陪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到保护区调研,要在山上待一年。那时候,滇金丝猴数量还很少,对人类也很警惕。毕竟,这里是林区,打猎的人很多。而且,当年我还太年轻,没经验,只能带着大家在林子里乱转,光找猴子就找了一个多星期。”
经过20余年的磨练,如今的四郎次仁已会根据断枝、粪便、叫声等来寻找滇金丝猴的踪迹。而且,“现如今滇金丝猴数量多了,也不怕人了,很好找。经常一抬头,30多平方米的树冠上就是成群的猴子”。
“猴丁”兴旺离不开人类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郎次仁说,他和他的巡护小队每天都要巡山:看看这儿的树长得怎样,那儿的松萝还多不多。
“松萝多生长于深山里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总是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弄得一地都是,路都没法走。以前,猎户经常嫌麻烦,一把火就把路烧出来了,现在可不行。不仅不能烧,还要保护它,因为它是滇金丝猴最喜欢的吃食。只要松萝生长得好,不愁滇金丝猴没饭吃。”四郎次仁说。
目前,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
不仅如此,昌都全市111个有林的乡镇均设有专业管护站,并配备了580名专业管护人员。全市还招聘了2万余名公益林护林员、7600多名天然林护林员和18.5万名生态岗位人员。
“这支庞大的护林队伍,占昌都市总人口28%还多。”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利珍语带自豪。
水好、草好、树又多,有什么比这样的保护更得动物们的欢心呢?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典范
“嗦嗦嗦……”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头发花白的藏族老阿妈向秋拉姆端着一盆芫根,呼唤着马鹿。转眼间,附近的几座小山上就出现了鹿影。一群群矫健的马鹿从高山草甸上飞奔下来,转眼就将向秋拉姆围在了中央。
向秋拉姆和马鹿们的故事很梦幻。15岁时的一次偶然“邂逅”,使她与马鹿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4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才15岁的向秋拉姆隐隐听到帐篷外面有动静。原来是来了3只受伤的小马鹿。为了能让小马鹿活下来,她每天挤牦牛奶喂养它们,还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帐篷里取暖。它们也很争气,身体一点点恢复了。
后来,小马鹿回到自己的族群中去了,故事似乎到这里也该结束了,然而并没有。
同一年的冬天,一个普通的早晨,十几只野生马鹿下山觅食。“让我喜出望外的是,那3只小马鹿也在其中。它们并没有忘记我,而且还带上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回来看我。”回忆起当年的重逢,向秋拉姆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温暖的笑容。
“很多年前,我们这里的马鹿保护工作还不成系统,只是有很多像向秋拉姆一样的本地牧民自发地帮助它们。”拉巴次仁说,直到保护区成立了,这些牧民也成了“职业保护人”。目前,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保护体系,保护管理站的布局也比较合理,马鹿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1200头左右上升到目前的3500头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到,保护区呈现“前闭后开”形式,马鹿们来去自由。拉巴次仁说:“每年夏季水草丰美的日子里,马鹿们都会集体‘玩失踪’,如果不是像管护员们一样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是很难见到它们的。入秋之后,它们会成群结队地回到保护区边缘的保护管理站附近,在专门为它们预留的草场上游荡。毕竟,这里不仅有丰盛的牧草大餐,还经常能吃到人类投喂的芫根和青稞。”
野生种群,非但不排斥人类,还在人类的帮助下幸福地生活着,这不就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最真实的写照吗?
- “野生动物园”里的幸福生活2021-11-22
- 清“四乱” 护河湖2021-11-22
- 云南4年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1498件2021-11-22
-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11-19
- 专家:突出问题导向 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2021-11-19
- 下好绿色金融“先手棋”2021-11-19
- 下一篇:清“四乱” 护河湖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