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坚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围绕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号行动”,聚焦“三水”统筹,实施水污染系统治理工程,推动新都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塑造山水呼应、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让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可亲可感,为成都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夯实绿色生态根基。
优良天数增加17天,臭氧污染天数减少18天,增减之间,蓝天成为新都常态
今年截至11月30日,新都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8,同比改善了6%;优良天数274天,同比增加17天,增幅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中排第四位;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在全市排第六位;臭氧平均浓度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臭氧污染天数减少18天,近几年首次消除臭氧重度污染天。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强力统筹推进
新都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实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常态化调度机制,自春节后共召开调度会43次,调度协调解决问题5000余个。印发实施清洁降尘、渣土运输等八大行动方案,并配套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同时,将全区划分为8个片区,成立由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镇街(产业功能区)第一书记(书记)任组长的8个片区联合执法组,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对片区内各类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督查督导和联合执法。
——紧盯扬尘源、移动源、工业源、面源,聚焦源头治理
一是瞄准“工地、道路”关键节点治扬尘。将排放、消纳、运输三大类扬尘污染源细化为30个小类,进行全覆盖走访摸底,排查出固定扬尘污染源300个。全面实施固定、移动污染源审批备案制,将有关项目监管单位纳入扬尘污染源管控平台,定期开展线上巡检、疑似点位排查和线下抽检。建立扬尘管控管理标准清单,落实巡检员常态化巡检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并移送执法部门。对人口较为集中的主城区,全面摸排梳理工地、餐饮、停车场、汽修、干洗店、农贸市场等主要污染源点位992个,建立部门、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人盯源”工作要求,加密各类污染源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频次。引导区内在建工地按照绿色标杆工地进行打造,发挥引领作用。制定并公示主城区货车绕行方案,开展渣运车专项整治行动,实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机动车占用道路等分级清扫。
二是强化移动源管控。加强新能源车辆推广,下线190辆柴油公交车,投运新能源公交车196辆,并将新能源车辆在物资运输中的比重由2020年的9%提高到约15%;强化加油站、在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对全区66家加油站进行全覆盖检查130余次,完成了40958辆柴油车尾气抽检,对149个工地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396台(次)检查。
三是紧抓重点行业治理工业源。完成1158家工业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全面落实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减排措施。建立标杆促绿色转型,完成两家印刷、8家家具绿色标杆企业打造,打造80余家绿色钣喷汽车维修企业,并对达不到要求的烤漆房进行拆除。开展第二轮“散乱污”工业企业专项整治,进行拉网式排查,分类别建立专项整治台账,共排查点位4229个,发现问题131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并通过联合暗访、部门包镇、科室包片等多种督查方式严控反弹。
四是做好面源管控。启动烟花爆竹禁燃区调整工作,大幅扩大禁燃禁放区域;全面优化货车运行线路,实现货车不进城、配送全电动;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和检测全覆盖,淘汰一批排放超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立餐饮油烟严管区,启动老旧居民楼油烟净化示范点建设,实现油烟检测全覆盖;按“先难后易”和“分类处置”整治思路,分4个阶段集中整治全区74家非法停车场。
——依托科技智慧治理污染
建成全区扬尘智慧管控系统,引进两套激光雷达精细化管控设备,依托“大气管家”、省市科研机构等专业力量,实施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道路积尘走航,建立全区小尺度精细化大气污染源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防控污染,找准改善空气质量的短板和重点,实施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依托88台在线监测设备、380余家电力监控设施和走航观测设备建立点面结合的园区VOCs监测网络,及时锁定问题企业,实现大气特征污染因子实时在线监测溯源与预警监管,突出污染源管控的针对性、时效性、精准性。
坚持五个治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主要考核断面清白江三邑大桥、毗河拦河堰断面水质常年分别保持在地表水Ⅱ类、Ⅲ类标准,小流域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坚持科学治水,强化系统治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借智借力,提出适宜新都区的水污染防治方案。2021年开展新都区西江河核心区域水环境污染成因解析与精准溯源研究,加快制定实施《新都区“十四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毗河流域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方案》,科学指导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依法、精准、科学、高效治污。
二是坚持精准治水,强化源头治理。完成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全面摸清全区23条主要河流共计2889个入河排污口。梳理建立支流两岸污染源台账,形成“一支流一张图”,不断完善排污口—支流—大河的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整治,推进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坚持简单问题立行立改和复杂问题制定整治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建立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试点“岸上治理+水中管控”的方式,不断完善治理体制和协同管控机制,以属地治理为基础,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对支流沿岸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源等分类开展治理,减轻支流对河道水质的直接影响,持续改善流域环境。
三是坚持数智治水,强化科技治理。加快水环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在重点流域、关键断面、重要排污口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构筑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提升河道水质监控、预警、调度能力。通过智能管控,充分衔接各级河长及执法部门,形成智能联动机制,高效、精准、科技治污。今年投入资金约350万元,加快完善区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在西江河干、支流重要节点已建成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毗河干、支流重要节点10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覆盖毗河和西江河流域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通过在关键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新都区全面掌控了河道水质状况及变化情况,结合环保大数据平台,一方面提升河道水质监管的响应能力,弥补河长制工作时效性、专业性的不足,同时可以将数据与水务部门、管网维护部门共享,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开展溯源,及时纠正管网病害等问题。通过水质监测网络大数据分析,还能验证流域治理成效,摸清小流域治理与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关联性。同时,积累丰富的历史数据资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四是坚持工程治水,强化项目治理。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再生水厂一期(1万吨/日)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规划工作,加快解决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全面完成全区11座净水厂扩容提标工程建设及污泥资源化中心建设,净水厂总处理规模达25.15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推进全区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建设,实施市政排水管网病害治理,完成病害管网清淤检测51.285公里。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今年通过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新都区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农污二期项目,共计完成投资25500万元,预计完成80%工程量,全区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由2020年的64.8%提升至90%。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西江河水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采取溯源、截污、补水等多种措施,推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病害管网修复、农业面源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工程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杜绝污水直接下河。
五是坚持制度治水,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和乡镇断面考核制度,实现责任到部门、属地,任务到人,建立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持续优化镇(街)扣缴(考核)断面设置,对镇(街)河道水质断面实施“月通报、季排名”。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治污截污,加大清淤、补水力度,确保“动态清零”;强化对污水处理厂(站)的监督管理,推动污水处理站改造整治,加强日常监测监管,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有机肥替代、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逐步削减农业面源、农田径流污染;加大对涉水行业的监督执法力度,持续对“三无”企业、“散乱污”企业,以及搅拌站、农家乐、洗车场等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坚决杜绝废水直排河道;继续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环境问题整治,持续提升水源地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新都区水环境质量虽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依然存在波动,小流域水质仍存在无法稳定达标的风险,水环境质量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新都区将以以小流域治理为抓手,通过大幅提升小流域水质状况,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排口水质自动采样监控终端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治水水平,不断探索污染源精细化管控的方式方法,力争“十四五”期间水污染治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 探寻污染治理“密码” 推动新都环境质量全面改善2021-12-22
-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2021-12-21
- 宁波创新金融服务——引导资本赋能绿色低碳产业2021-12-21
- 江西省赣州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成效:山复绿水转清果飘香2021-12-21
- 守好乡村振兴的生态基底2021-12-21
- 回收站不能成为治理盲区2021-12-20
- 下一篇: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