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焚烧秸秆多用产业手段
经济日报 2020-11-25

粮食和秸秆都是农业生产成果,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农耕时代,秸秆对农民来说是宝贵的生产生活资源,也做到了物尽其用。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秸秆失去了用武之地,从资源逐渐变成了“垃圾”,付之一炬是一种便捷处理方式。可是,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很容易造成雾霾等问题。

  为了治理焚烧秸秆问题,各地纷纷出台“禁烧令”,但效果还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收割、运输、回收利用秸秆的经济成本较高,农民不愿意承担,因此宁可废弃或焚烧。可见,只有让农民看到“秸秆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可观收益,树立正确环保意识,才能真正调动起农民回收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秸秆这一难题。

  有关研究发现,秸秆富含多种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利用好了就能成为宝贵资源。对此,有的地方积极整合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土肥推广部门、科研单位等的资金、设备、土地以及技术资源,以“产学研”为合作模式,引进先进秸秆机械化离田回收设备,融合农机、农艺及互联网技术手段,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等为综合利用目标,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受到农民和企业欢迎。

  各地有关部门需要从产业政策、技术研发等方面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着眼环境保护,兼顾提高收入,这样才能抓住解决秸秆循环利用的关键,探索出一条治理焚烧秸秆的可行之路。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