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绿色金融产业再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推动我国碳中和工作的开展,相关政策可以考虑从直接调控逐步向间接调控方向转变,更多依靠指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中包含环境考虑、鼓励投资机构更多考虑企业ESG成效等措施、以奖代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
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李国旺认为,要想更好的发挥绿色金融对我国碳市场的服务作用,首先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第一,在法律层面进行立法,强制进行碳权证券化。绿色环保企业可以出让碳权收益,未达标企业除了通过交易所购买碳权外,还应多缴纳环保风险基金等。第二,在资本市场层面,鼓励生态绿色企业上市,遏制有环保瑕疵的企业上市,从股权创新上对绿色产业进行激励。第三,在债券融资方面,对未达绿色环保要求的企业,提高债权融资成本,缩减融资额度。
目前国内已经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企业以银行为主。比如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银行的董秘均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表示,正在提高对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投放等。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助理教授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较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如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已经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参与到绿色金融当中,比如绿色贷款,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对合规合格的绿色清洁能源项目或企业,进行贷款利率的补贴。
“当然,绿色金融不仅仅局限于贷款,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如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他们的合作形式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利率,还包括企业融资质押,通过参股的形式与绿色项目或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在相关的资源、场景、甚至订单等各个方面,通过多元的方式,参与到绿色环保领域或项目当中,为绿色金融整体效果的实现做出努力。”王鹏说。
王鹏认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金融可以探索的参与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在债券发放方面,针对绿色环保的项目、应用场景,给予绿色通道,实现更快的发行速度。在融资角度方面,对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项目、企业、应用场景研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股权融资、质押等形式,助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对于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庞超然认为需要政府推动出台行业标准,引导金融机构在贷款和债券评估方面引入环境成本因素。同时,要鼓励市场主体推出更多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形成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 绿色金融可探索多种参与形式 助力“碳中和”2021-01-18
- 污水是第二水源,要善治善用2021-01-15
- 安徽枞阳让绿水青山成脱贫“靠山”2021-01-15
- 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2021-01-13
- 全面推行林长制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2021-01-13
- 十部门: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 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2021-01-12
- 下一篇:污水是第二水源,要善治善用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