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持续恢复经济 上海有信心有底气
上海证券报 2022-06-27
  周汉民,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周汉民,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周汉民

  □稳市场主体,要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上海金融资源丰富,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搭建沟通平台,实现银企及时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指引,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顶格用好政策。对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企业帮扶政策,要一一对表、落地落实,加强政策解读、及时传递,帮助企业享受到各类补贴和优惠政策。还要引导企业攻坚克难,鼓励企业家谨记“天助自助者”,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稳外贸外资,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金融、航运领域开放的试点工作,拟定新的压力测试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标国际规则,对外资外企实施“全流程”国民待遇,吸引外企来到上海、扎根上海。还要打造标志性项目,增强外企复工复产复市信心。

  □稳消费需求,建议在上海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果之际,参考“世博大礼包”的做法,发放消费券礼包。同时,可举办购物节等系列活动,鼓励商家发放更多消费券、购物券。可发放数字消费券,推动线上线下(31.8100.000.00%)消费的不断融合。还可在外滩、豫园等区域打造特色消费场景,若条件允许可促进夜间消费回暖。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奋战,使得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整装再出发,我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上海的经济韧性强、基础好、动力足,我们将十分努力、十分坚守,重新焕发生机,共迎美好明天。

  一、有挑战:发展环境更复杂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使得我国和上海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从国际看,一是全球通胀高企,随着各主要央行大幅超发货币,今年以来国际通胀水平进一步快速上行,欧美等经济体物价连续创下多年或历史新高,美国5月CPI涨幅超过预期,处于数十年来最高水平,通胀压力加大,与此同时滞胀风险明显增加。此外,近期美元指数创下20年新高,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调整的压力。二是外部经济形势严峻,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进一步推高国际能源、粮食等价格,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剧烈波动。

  从国内看,国际环境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显现,202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0%,但今年前4月,仅增长7.9%,出口增速将面临回落压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但其受外部环境冲击最直接且抗风险能力较弱,面对内需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多地散发导致的经济循环受阻,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4月货币信贷数据显示环比、同比增速都明显放缓,表明有效融资需求下降。

  从上海看,本轮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多、压力大。近期,民建市委一项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系列线上企业调研会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精神是振奋的、昂扬的,但疫情对企业生存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不少企业复工复产复市面临着资金紧缺、员工缺岗、供应链断链、物流不畅、订单需求减少等问题。

  二、有底气:经济发展大盘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外部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经济中长期走势。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2.3%,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约40%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逆势上涨4.5%,外汇储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CPI同比上涨2.5%,处于可控范围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2021年,在迎来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刻,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喜人,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25%。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4.9%,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21年,我国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31条、27条。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了汽车等制造业领域开放,在自贸试验区实现了制造业全面放开。同时,切实改善民生问题,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粮食产量达1.37万亿斤,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从上海看,改革开放始终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始终是重要力量,数字化转型始终是聚焦的重点。2021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增长8.1%,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发展新动能持续增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产业的制造业产值增长18.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成绩显著;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2500万亿元,增长10.4%,上海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融资额、总市值均保持全国首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国际贸易中心等级大幅提升,第四届进博会上,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金额增长21.1%,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位居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25.5亿美元、增长11.5%,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万亿元以上,增长16.5%,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国比重提高至30%左右;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5.4万个;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这些可圈可点的数据,反映了上海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后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底气,也有能力。

  以进博会为例,这一全球观察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已经在上海连续举办四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2700多亿美元。2021年,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参展回头率超80%。如今,新一届进博会正在积极筹备,签约面积已超规划面积的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超250家,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直面问题、直面困难、直面挑战,党和政府正千方百计为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同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之后,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到国务院推出“稳经济33条”,再到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党和政府、各级组织都在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办法、出措施,众志成城抗疫情、稳经济、促发展。疫情防控,我们奋勇争先;经济发展,也要积极作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希望,越要凝聚共识、激发斗志。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虽然疫情给上海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没有改变,上海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5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共包括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6月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刻,不断加大抗疫助企力度。上海是一座充满韧性和活力的城市,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基因。我们一定能顶住压力,咬紧目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在变局中开创新局,把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快推动经济恢复重振,创造出新的奇迹。

  三、有信心:千方百计促发展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我们一定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中国经济必将爬坡过坎、行稳致远。

  就上海而言,我们正全力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恢复经济、重振经济,必须谋定而后动,把握好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工作方向。

  1.稳市场主体。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党中央、国务院一贯坚持的经济发展总方针,而市场主体就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稳企业,就是稳就业、稳预期、稳未来。数据显示,全国的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95%以上是中小企业,2021年,上海全年新设市场主体52.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319.5万户,正是这些点点繁星,在严峻考验下鼓起一股劲,坚定向前行,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所在。2020年以来,我调研过200多家企业,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企业,应当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疫情影响下,不同企业感受不同,遇到困难境遇不同,如何为他们雪中送炭,有针对性地协助解决问题,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是当前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一定要想方设法走进企业,解决其最迫切、最紧要的问题,让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近期,我密集开展了一系列企业调研。座谈中,企业家对于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的惠企措施,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极大地鼓舞了信心,希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获得感。对此,我们要通过更多务实、有效、多元的举措,把助企纾困、助力复工复产复市的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当下,中小微企业普遍现金流支撑不足、资金紧缺,需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上海金融资源丰富,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搭建沟通平台,实现银企及时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一方面,强化“同舟共济”的主体责任意识。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把他们当作“好朋友”“知心朋友”,来真心实意对待、真金白银帮助,践行社会责任,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另一方面,探索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专项金融产品。央行今年以来加大了流动性的释放,4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最近连续推出再融资的工具,都指明了金融要让利于企、更多惠及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业务尚不稳定,建议开辟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需求的绿色通道,综合考虑企业知识产权、荣誉资质等,推出特定低利率的金融产品,针对不同行业、类型出台不同层级的质押、担保类贷款,切实为企业减轻融资成本。

  在现有的贷款额度基础上,研究增加疫情专项贷款额度的可行性,并且探索类似专项小微企业政府担保基金的贷款种类,如设立企业两年营业额收入贷款、小微企业工资发放专项贷等,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此外,除了银行信贷资金,还可帮助企业多种渠道获取资金,如引入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增资入股等。

  二是着力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指引。顶格用好政策,对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企业帮扶政策,要一一对表、落地落实,加强政策解读,为企业及时传递支持措施的内容,帮助企业享受到各类补贴和优惠政策。考虑到中小微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要推行减税降费政策立即享用、无需申请的“直通车”便利操作流程,并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组织政府部门与中小微企业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建立相关政策对接的平台渠道。

  部分实践证明有效且需要的政策,应由短期政策转为长期政策,做到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例如,2020年出台的社保减免等颇受企业欢迎且确实起到作用的政策,应考虑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下去。此外,对于小微企业,可尝试开展专项补贴,扩大房租减免范围等。

  还要提示企业关注可能的风险,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指导。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后可能面临的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给予专业的法律指导,做好知识储备,帮助企业采取合理合法的应对举措,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和损失。

  三是着力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加强系统集成,针对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尽快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将专业的政策文件细化成简单易懂的事项办理指南,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把企业被疫情耽搁的时间,通过节省审批时间和加快服务流程追回来。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府对中小微企业产品采购力度,把“三个平等”落实、落地、落细,持续撬动涵盖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最大程度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

  四是着力引导企业攻坚克难。鼓励企业家谨记“天助自助者”,沉下心来学习,顶住压力,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要冷静观察、积极应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拓展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自身特色,以数字化赋能,以“专精特新”为方向,着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路径,做到各显身手、尽显身手。要坚定信心、昂扬精神。疫情终将过去,美好未来终会到来,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坚持不懈的努力,把企业做好,为上海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而全力以赴。

  2.稳外贸外资。对外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中国入世20年,进出口总值从2001的4.22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39.1万亿元,年均增长12.2%。同样,开放也是上海发展的最大优势,外资外贸是上海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主体。截至2021年底,上海外资企业超6万家,跨国公司外资总部达831家,外资研发中心达506家。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万亿元,5年实际使用外资961.4亿美元,上海已成全球总部经济的重要集聚地之一。尽管全球正处在一个艰难复苏的过渡期,我们依然要强调稳外贸,要继续维护对外资企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制度和政策。

  一是以自贸区为抓手,做好开放的压力测试。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5年后RCEP开放即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我国正在申请加入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3.0000.000.00%)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也有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就成为下一步中国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国比重近三分之一,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金融、航运领域开放的试点工作,拟定新的压力测试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有利于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展示中国始终是大市场,始终有大机遇。

  二是对标国际规则,对外资外企实施“全流程”国民待遇。2020年11月1日,《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地方出台的首个外商投资条例,要在此基础上,推动包括金融在内领域的扩大开放政策措施在上海率先落实和先行先试,加大力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在浦东新区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集中提出一批改革开放新领域,争创开放新优势,深化制度型开放,以完善的法治环境吸引外企来到上海、扎根上海。

  三是打造标志性项目,增强外企复工复产复市信心。2020年,经历短暂的停工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月10日正式复工,成为国内最早复工的车企之一。特斯拉工厂在临港新片区边防疫、边复工,就像建设投产阶段的“特斯拉速度”,在防疫复产这场大考中,上海的全方位服务和营商环境极大振奋了企业信心。建议选取上海复工复产复市中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力度,并且集中出台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让大家从中看到上海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快恢复企业正常运营。

  3.稳消费需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从需求侧看,要立足于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消费市场这个现实,进一步提升消费,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对短期消费具有显著带动作用,浙江、江西、四川等20个省份先后发放了总额超34亿元的消费券。发放消费券,短期能带动消费,长期能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建议在上海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果之际,参考“世博大礼包”的做法,向全体上海市民发放消费券礼包,让上海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开花。同时,配合消费券礼包,可举办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并鼓励商家发放更多消费券、购物券,真正让市民得实惠,让企业添动力。可采用发放速度快、市场转化率高的数字消费券,通过“随申办”等平台发放,打造数字化消费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的不断融合,特別是对餐饮、旅游等消费行业,出台专门措施,将消费的提振作为重塑信心的标志。

  此外,进一步发挥海派文化特点,在外滩、豫园、陆家嘴(10.3700.050.48%)、世博前滩等区域,打造不同主题、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特色消费场景,若条件允许可促进夜间消费回暖。

  春繁夏茂,奋斗正当时。让我们满怀豪情,全力以赴,在最关键的时刻勇毅前行,持续恢复经济,创造出新的伟大奇迹。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