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政策工具大有可为 专家:该降准时就降准 该降息时就降息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3-12-12

  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专家表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取向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判断,货币政策适时出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降准降息等政策举措可能适时落地,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灵活适度与精准有效

  在专家看来,强调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意味着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调控的质效。

  中信证券(21.090-0.12-0.57%)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等专家表示,“灵活适度”的提法蕴含较为积极的信号,预示后续货币政策调控会继续保持灵活度,该加力时就加力;但与此同时,仍会掌握好“适度”的原则,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精准有效”则更多是从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方面提出要求。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和“精准有效”意味着更好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如,更重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而非信贷社融的增速。又如,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中金公司(40.260-0.23-0.57%)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货币投放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信贷投放货币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财政投放货币的重要性逐步上升。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意味着,在现有指标中要更加关注社融、M1、贷款利率和民间融资利率,而信贷增速的指示意义可能相对减弱。

  申万宏源(4.570-0.01-0.22%)研究宏观高级分析师屠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政策有望在稳定房地产产业链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同时,在财政扩张阶段,信贷政策或给予积极配合,以发挥财政支出的杠杆效果,撬动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

  结构性政策工具大有可为

  在“精准有效”的要求下,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专家表示,应继续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

  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得到更多运用。例如,着眼于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三大工程”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2024年抵押补充贷款(PSL)有可能“重出江湖”,或由人民银行创设新的定向支持工具。

  民生银行(3.800-0.01-0.26%)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精准有效”的定调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此外,从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观察,部分存量政策还有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可将更多中小银行纳入实施范围,以支持中小银行利用低成本资金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降准降息有空间

  岁末年初是打好经济“收官战”、争取“开门红”的关键阶段,专家认为,货币政策适时出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

  着眼于提振内需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王青表示,人民银行可能再分别实施一次降息和降准,且考虑到政策会靠前发力,相关举措于2024年上半年落地的可能性较大。结合降息预期,2024年市场利率中枢有进一步小幅下行的潜力,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上将保持合理充裕。

  温彬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转为降息,中美无风险利差有望收窄,加上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大,物价总体较低,降准降息等政策将会根据需要适时落地。

  “下一步,一方面可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先考虑适时实施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在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继续推动政策利率下行,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款利率,压降银行负债成本,在近期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5个到10个基点。”董希淼说。

  此外,罗志恒认为,在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其灵活性方面,降准降息均有空间。“该降准时就降准,该降息时就降息。多个政策目标应由多个政策工具来实现,而不应对单一政策工具寄予太多期望,能够发挥其主要作用即可。”他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