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城市是我国城市层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行政地位仅次于直辖市。在当前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不少副省级城市都在积极做大做强城市平台,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放开落户条件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宁波释放同城化大动作
日前,宁波公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全面放宽我市落户条件意见建议的公告”,提出宁波将根据“甬舟一体化”工作要求,给予舟山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区户籍等同于宁波市区户籍,舟山县市户籍等同于宁波县市户籍。
尽管近几年各地同城化动作频频,但真正打破户籍壁垒的,仅此一例,这也在全国树立了同城化的新标杆。
曾长期在宁波工作的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宁波与舟山渊源很深,历史上舟山就是属于宁波的,上世纪50年代才被从宁波分置出去,两个城市的人文环境也都相同,“口音都一样。”
另外,宁波港(3.430, 0.02, 0.59%)和舟山港在2015年就已经完成了合并重组,成为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交通方面,宁波到舟山有跨海大桥,宁波到舟山的铁路也在积极推进之中,通车后宁波到舟山仅需半个小时。
近年来,中心城市合并周边地区的案例不少,比如济南莱芜合并、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成都代管简阳、合肥“三分巢湖”等,这些中心城市通过合并周边地区的方式,实现了城市平台的扩张。
事实上,随着甬舟一体化的推进,宁波、舟山两地合并的消息不时传出。不过,宁波是计划单列市,财政上与浙江是分灶吃饭,合并舟山存在不小阻力,难度较大。
“宁波和舟山以后会不会合并很难说。”胡刚说,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事情比较复杂,但同城化、户籍互认是中心城市实现扩容的一个方式。通过户籍互认,加快同城化,对两地来说都是利好。
舟山拥有深水良港,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2011年,舟山群岛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目前各省份最多也就一个国家级新区);2016年,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子舟山;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挂牌……可以说,舟山在政策等各方面利好很多,但受限于自身较小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总量,这些利好尚未能充分释放。
胡刚说,舟山的经济实力不够,因此依靠宁波这样的副省级城市、GDP万亿级城市,有利于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和自贸区的建设。对宁波来说,通过甬舟一体化,可以进一步整合海洋、港口资源,加快发展海洋产业,而且也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
中等二线城市加速追赶武杭南成
除了打破与舟山的户籍壁垒,此次宁波还全面放开落户条件,上述公告提出,“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申请落户时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且本人或配偶在市区城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在我市申领《浙江省居住证》后即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处落户,取消社保缴纳年限限制。”“社保缴纳年限累计的范畴由‘在本市缴纳’放宽至‘在浙江省内缴纳’,即在省内其他地市缴纳的社保可纳入本市累计缴纳年限。”
尽管不同于南昌、昆明、石家庄等地的零门槛,但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副省级城市,宁波此次放宽落户的条件,实际上已经接近了“零门槛”。
此前的4月30日,另一个副省级城市济南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对有在济南从业、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员,全面取消在城区、镇区落户迁入条件限制,济南也由此成为第一个零门槛落户的副省级城市。
两大副省级城市接连大幅放开落户条件乃至零门槛,也体现了这一类型城市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引领带动能力的努力。
目前,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差异较大,其中领军的深圳和广州GDP已经超过了两万亿,处于一线城市行列。其余13个城市属于二线城市,但这13个城市的实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武汉、杭州、南京、成都四个城市GDP超过了1.4万亿,是目前二线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他们与直辖市重庆、天津以及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苏州等构成了强二线城市梯队。
相比之下,宁波、济南这样的副省级城市总体上属于中等二线城市行列,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与“武杭南成”都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在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方面,宁波、济南都属于城区人口介于300万到500万之间的I型大城市,而武汉是中西部第一大城市,城区人口已经超过900万,成都超过800万,南京和杭州都超过600万,他们都是实力强劲的特大城市。
对宁波和济南等处于I型大城市行列的副省级城市来说,加快吸引人口、做大做强中心平台,才能增强集聚要素资源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才能成为强二线城市,与武杭南成并肩。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城市扩大,尤其是成为特大城市后,就具有较强的城市规模效应。同时,相应的土地指标、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标准也会变化。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济南、宁波此举有利于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有更多强二线城市发展起来了,也可以分散疏解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压力,承担部分功能,带动更多区域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这些二线城市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它们通过公共设施的建设、服务质量的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北京、上海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了以后,人才自然地就会向二线城市流动,这也是必然的。”牛凤瑞说。
而即使是强二线城市,也在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市平台。5月9日,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开,要求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大担当、实现新作为。重庆主城区要扩围,主城都市区范围由9个扩至21个区,主城都市区面积、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分别达到2.87万平方公里、2027万人和1.8万亿元。
- 王府井“罗生门”:公司称无内幕 天风分析师否认发研报2020-06-11
- 国内油价大概率迎“六连停”!机构:下周期存上调可能2020-06-11
- 年内30多地发购房补贴政策 6地区现百万级红包2020-06-11
- 美联储按兵不动 预计近零利率维持至2022年底2020-06-11
- 实探华夏幸福武汉项目塔吊倒塌现场:多部门进入处理2020-06-10
- 涉案超百亿,最贪银行董事长开审:每天报销40万!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