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两节”期间加强对受疫情灾情影响困难群众和低保等群体的生活保障;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会议指出,近期将开展第四批集采,并扩大医用耗材集采范围。会议要求推进药品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保基本,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耗材。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再加上每年度的医保谈判,各省份组织的药品集采,以及联盟采购等举措,将进一步挤掉药品价格中的“水分”,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而在药价回归合理水平的同时,药企也将更加关注研发与创新,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公立医疗机构应参加集采
为逐步解决看病贵问题,近年来国家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重大改革,截至2020年底已开展了三批集采,覆盖的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惠及亿万患者。
1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将开始,涉及45个品种,联合采购办公室将于2月3日接收申报材料,并将同企业确认供应地区。
史立臣表示,国家带量采购已逐渐常态化,速度越来越快,纳入集采的药品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医保基本原则下,患病人群大、药品费用高的药品实现“以量换价”,将惠及更多患者。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医改部署,坚持三医联动,推动药品集采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保基本、保临床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耗材。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加集采。
史立臣表示,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推进,带量采购覆盖面将越来越广。当前带量采购以化药为主,未来中药、生物制品也有望被逐步纳入集采范围。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研究对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采购作出特殊安排。
强化中选药品和耗材监管
会议提出,符合条件的仿制药、原研药和参比制剂均以通用名参与集采,通过质量和价格公平竞争产生中选企业和药品、耗材。医疗机构要确保优先使用中选药品,按需求尽可能提高采购量。
会议还要求,集采要在为患者减负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推动药品、耗材行业在竞争中提高集中度,促进产品创新升级,对节约的医保费用按规定给予医疗机构结余留用激励,努力使这项改革实现患者和企业、医疗机构都受益。
在史立臣看来,这些措施将促使药企更加重视新药研发,提升自身研发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导向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尽早探索规模化生产布局,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集采的常态化,将带来药品竞争格局的重构,有望加速进口药企占主导的品种的国产替代,为国内药品企业带来机会。
会议还强调,中选企业要确保降价不降质量、不减疗效,保证供应。加强对中选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监管。
- 国务院提药品集采常态化制度化 推动药品耗材在竞争中提高集中度2021-01-18
- 央行、银保监会: 禁止银行用非自营网络平台揽储2021-01-18
- 2020年一线城市年底翘尾学区房表现明显 楼市热度聚焦核心城市2021-01-18
- 机构预测:2020年经济逐季回升 四季度GDP增速约6.2%2021-01-15
- 央行端出新年第一碗“麻辣粉” 机构:春节前降准概率相对有限2021-01-15
- 上海、郑州等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专家:稳投资是关键抓手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