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领域迎来一份重磅文件。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适用范围涵盖了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建设、能力建设、投融资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原则性的政策要求,旨在更好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
值得关注的是,《指引》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首次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最终实现碳中和。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指引》的发布将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提升政策有效性
早在2012年,原银监会曾发布《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提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之后发布的《绿色融资统计制度》和《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级指标》等从定量和定性的维度对绿色信贷细化了相关要求。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认为,新发布的《指引》与此前文件一脉相承,主要从绿色金融业务、风险、自身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进一步拓宽了政策覆盖面,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政策有效性。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适用对象覆盖面从银行拓展到各类银行保险机构,二是业务活动覆盖面从信贷活动拓宽到各类绿色金融业务,三是覆盖风险类别在环境、社会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纳入治理风险,四是风险的关注点也进一步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银保监会发布《指引》也与其他部门近期出台的相关文件形成呼应。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体系”被作为“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保障措施之一。
可见,《指引》不仅是一次行业监管的“升级”,更关系到服务保障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兴业研究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绿色产业预期向好,产业预期指数维持在56%以上。“当前已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银行保险机构在重视程度和执行效果上还存在差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建立具有规范性的绿色金融指引,有利于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绿色金融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推动各项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指引》要求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鼓励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上述负责人表示,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开展全流程ESG监管
此次《指引》亮点之一是对风险覆盖的升级。《指引》中,覆盖风险类别在环境、社会风险基础上,纳入了治理风险。《指引》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不仅要对客户本身的ESG风险进行评估,还需要重点关注客户的上下游承包商、供应商的ESG风险。
这也意味着监管层对该项风险的关注度正在提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天印认为,无论是短期性气候事件还是长期性影响,都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进而将风险传导给金融机构。
具体风险传导途径包括:如果实体企业受到气候灾害影响,则运营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利润相应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表现恶化,偿付贷款的能力减弱,形成信用风险。同时,企业一旦长期受到气候灾害的影响,现金流变差,将导致企业估值减少,形成市场风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实体资产损失增多,也将导致更多的保险索赔。
提升对ESG风险的关注,也是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考虑。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在《指引》实施过程中,银行保险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把握金融服务的节奏和力度,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保有压、分类施策,在积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严格按照各行业、各地区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平稳有序调整优化投融资结构,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对此,《指引》提出具体举措,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制定针对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标准,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银行机构应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险机构应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承保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客户风险情况,实行差别费率。
当前,ESG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投融资理念,也是绿色金融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柱。银保监会上述负责人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同时,银行保险机构也应重视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优化产品和服务
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本外币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80%,余额达到了1.1万亿元。
与此同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单一的问题亟待解决,绿色金融产品的“篮子”亟待丰富。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近期撰文指出,应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系统化金融支持。比如,强化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可靠高效的碳定价体系和丰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此次《指引》发布,进一步明确了监管的底线,也有助于银行保险机构更好地开展创新。《指引》还提到,在银行保险机构自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方式评估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成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评估结果作为银行保险机构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参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汪惠青认为,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需要更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响应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需求。比如,新能源行业企业数量大、规模多样、覆盖产业广,融资需求和融资瓶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创新推出“风电行业补贴确权贷款”“个人助农光伏贷”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未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增加有效金融供给。
从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总和达8.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48万亿元,为各家最高。据悉,近年来工商银行在产品体系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如2021年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境内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作为首批开展“碳中和”债券投融资业务的银行之一,2021年主承销“碳中和”债券23只;同时,积极创新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并推出了ESG主题基金、“碳中和”资产配置指数以及绿色金融主题的理财产品等。
保险公司方面,中国平安作为行业龙头,2021年在绿色金融业务中就作出公开承诺,未来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力争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
绿色金融投入的领域期限较长,可能投资回报期是10年至30年,而传统信贷通常较长的也只有三五年。此次《指引》的覆盖机构包括了保险金融机构,将有助于发挥银行保险两者的协同效应。在业内看来,显而易见的是,险资与绿色金融投资更为匹配,因为险资的期限比较长。将绿色险资和绿色信贷搭配起来,无疑有助于解决绿色金融长期以来期限错配的问题。
- 银保监会提出政策要求 绿色金融按下“加速键”2022-06-10
- 银保监会:坚持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专业体制机制2022-06-10
- 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半年:产品运作稳健 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2022-06-09
- 金融稳经济措施落地显效2022-06-08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再扩容 银行积极布局推广2022-06-08
- 贬值压力释放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有支撑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