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社保基金实现投资收益额11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4.27%。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30%,累计投资收益额达17958.25亿元。
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定,社保基金会受托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划转的部分国有资本。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达30198.10亿元。其中,境内投资资产27474.73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0.98%;境外投资资产2723.37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02%。
2021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管理运营难度不断加大。
社保基金会方面表示,面对复杂形势,社保基金会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开展投资,科学合理配置基金资产,积极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在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同时,积极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占比达到66.18%,接近七成,相较于2020年有所提高。根据报告,在社保基金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10213.08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33.82%;委托投资资产19985.02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66.18%,占比比202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据了解,社保基金会对社保基金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主要包括境内外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境外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等。社保基金会通过制定资产配置计划、设立投资产品策略、定期开展考核评价等方式加强对委托投资人的管理。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社保基金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按照审慎投资、安全至上、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方针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
在投资运营管理上,报告提及,坚决守住基金安全底线。聚焦基金投资中的重要问题和风险因素,着力增强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委托组合持仓分析和风险排查,加强投前风险评估与合规性审查,不断提升投后风险管理效能,逐步完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积极发挥内控基础性作用,健全规章制度和合规监管体系,严控法律风险。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社保基金会在投资运营中形成了包括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年度战术资产配置计划和季度资产配置执行计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资产配置体系。
2021年,社保基金会持续提高投资运营能力。通过抓住市场结构性机会,优化股票存量资产结构,适时开展新增策略产品投资,稳妥赎回部分境外资产,努力防范化解投资风险。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开展股权投资,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时把握市场利率阶段性机会开展固定收益系列产品投资,持续抓好银行存款投资。加强资金分级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重要作用,积极助力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社保基金会已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战略储备功能更加彰显。据社保基金会披露的数据,“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资金净拨入累计2150亿元,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累计6857亿元,基金规模从最初的15083亿元增加到2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27%,基金积累步伐明显加快。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冲击和影响,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社保基金会动用500亿元,用于弥补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政策后部分省份基金收支缺口,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的功能更加彰显。
此外,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社保基金与各方市场主体共成长,通过多年的基金投资运营,社保基金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十三五”时期,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6857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58%,比同期通货膨胀率高出5.36个百分点,大幅超过“十三五”规划预定的收益目标;自受托以来,养老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1986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6.89%,明显高于保底承诺收益率,为地方养老基金保值增值作出了积极贡献。
- 社保基金会交出成绩单: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超1130亿元2022-08-22
- 保险业推进医养结合有望补齐人才短板2022-08-19
- 新工具要来了!险企积极“补血”背后 这一指标成关键2022-08-18
- “北京普惠健康保”降低免赔额,启动“快赔”服务2022-08-17
- 保险业:扩大保障面,为企业挡风雨2022-08-17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7个月保费均实现正增长 财险重拾两位数增速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