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汇丰获悉,汇丰最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中国新一轮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提振了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整体信心,叠加中国科技板块投资吸引力提升等积极因素,受访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尤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在被问及“预期未来12个月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时,有四分之一的受访机构投资者选择了中国,该比例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位居首位。
近期,全球股市大幅波动,A股亦回调。在此背景下,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有足够的空间来应对外部冲击,看好AI(人工智能)、消费、高股息等三大板块。
外资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45%)的受访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对于新兴市场前景是最大的利好因素,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去年12月发布的上一轮调查中的29%。超过三分之一(34%)的受访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前景更为乐观,高于其他新兴市场,且该比例相较于上次调查上升了15个百分点。基于这一看法,中国股票市场被受访者列为近期在新兴市场中的投资者首选。
此外,受访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刺激措施的作用也保持乐观。他们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这些措施都将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带来积极影响,并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汇丰新兴市场研究全球主管Murat Ulgen在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不仅反映出市场对中国提振经济活动的信心,也体现了科技板块投资吸引力的提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市场对更多经济刺激政策的期待。”
据了解,此次调查是在2025年1月24日至3月12日期间开展的,125家机构的100多名投资人完成了调查问卷,涉及的新兴市场资产管理总规模达4390亿美元。
近日,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在汇丰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投资市场展望媒体分享会上表示:“在亚洲,我们看好中国股票,并调高了对亚洲市场股票的配置力度。”
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花旗、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下调美股评级。
4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瑞银获悉,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Mark Haefele发表最新机构观点表示,对美国股票的观点从“具吸引力”下调至“中性”,对中国大陆地区股票保持“中性”。
中国有足够资源应对一切
面对近期的外部冲击,外资对中国市场依旧比较乐观。
富达国际宏观和战略资产配置全球主管萨尔曼·艾哈迈德表示,中国的观念已经发生转变,政府将重点转向支持消费,而不再扩大生产能力。中国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这一切。
高盛研究部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加大政策宽松力度,以缓解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促进中国从外部需求向国内消费转换。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4月6日的研报中表示,相较于七年前,中国现在可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准备更好地应对外部需求的不利因素。虽因风险事件和获利回吐压力牛市可能放缓,但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3603.8706, 14.43, 0.40%)未来12个月仍有一定上行空间。在外部风险加剧之际,将继续关注以国内为重、政策驱动且异质性的投资机会。
聚焦AI、消费等板块
股市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据了解,下一步,国内资本市场将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提出的“稳住楼市股市”的要求,持续用好存量政策、推出增量政策。
对于投资主线,外资机构主要聚焦AI、消费、高股息等板块。刘劲津认为,A股的策略性配置机会优于港股,在行业配置上继续偏向消费板块,并在投资题材上注重优选人工智能受益股、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企业以及股东/现金回报题材。
Mark Haefele表示,面对未来几个月的潜在波动,建议专注于亚洲的投资者配置精选的国有企业,以及金融、电信、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中的高股息股票。
渣打银行在4月4日发布的一份市场周报表示,对于中国,该机构会在回调时增持恒生科技指数。渣打银行股票策略部主管林景蔚表示,任何此类回调都是增持恒生科技指数(支持位在5000点附近)的吸引水平,而DeepSeek和潜在的政策刺激最终将成为支持因素。
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表示,4月份,业绩期隐含的主线逐渐清晰,相信市场仍将保持韧性,因此本月将重点看好港股新消费对A股映射的低估投资机会;经济活动步入旺季后顺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等。
此外,匡正建议投资者以多元资产策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尽管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机遇令人瞩目,但通胀压力、全球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及政策不确定性仍然是第二季度全球市场的主要风险。多元资产策略涵盖跨地域和资产类别的配置,融合多元化投资工具的组合可提供有效的平衡作用,帮助投资者在把握增长机遇的同时,减轻下行及久期风险。
- 全球机构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外资重点关注三大板块2025-04-08
- 2月份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127亿美元——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2025-04-07
- 一季度中资券商港股投行业务排名揭晓 头部机构领跑2025-04-07
- 宁德时代登顶公募第一股 ETF资金成主要推手2025-04-07
- “工业维生素”实施出口管制,受益股来了!2025-04-07
- A股监管风暴来袭!多家上市公司被立案,信披违法违规成重要导火索2025-04-03
- 最新推荐
- TOP+
- 1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满百日 全方位改革塑造A股优胜劣汰生态 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向优
- 3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启动三周年:改革步履铿锵有力 创新浪潮奔腾向前
- 4易会满: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 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 5沪深交易所将开展全面实行 注册制发行与交易业务测试
- 6全面注册制开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7全面注册制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机制将更深化
- 8北交所制度“组合拳” 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
- 9科创板开启做市交易 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再创新
- 1弃购5000万!1130万人抢购的肉签竟被弃购,发生了什么?机构全都看好,会后悔吗?
- 2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扬子江药业被罚7.64亿元
- 3北交所进入指数投资时代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
- 42天4家上市公司老板、老总被查或被拘 15万股民受连累
- 5缘起11宗自动驾驶车祸,美国76.5万辆特斯拉被安全调查,股价跌超4%
- 616万股民无眠 中天科技突然“暴雷” 交易所闪电出手 股价意念跌停?网友:“妥妥的一个大雷!快逃”
- 7股价涨逾4倍股东套现约60亿 石头科技销售费用率大增还能疯多久
- 8五大风险高悬,上交所重点监控!谁在“火中取栗”泽达易盛?
- 9央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集团,说了这些话!恒大系股价重挫,后续或有更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