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退市指标体系和较为稳定的退市实施机制,比如面值退市、重大违规退市等,将一些不再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清理出资本市场。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我国资本市场退市的公司中,绝大部分属于强制退市。相对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多元化、畅通的退出渠道,比如强制退市、重组退市、破产退市等,“退市难、退市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笔者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退市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退市方式也要有进一步的突破,除了强制退市外,还要加大吸收合并、出清式资产置换、卖壳等重组退市的力度。这是实现市场优胜劣汰、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重组类退市包括吸收合并、重组上市和出清式资产置换三种类型。在A股市场上,亦有相关的上市公司通过这些方式退市,比如小天鹅通过吸收合并方式退市;云南能投(7.880, 0.00, 0.00%)和东方新星以“卖壳”的方式退出;*ST嘉陵则以出清式资产置换退出。
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上市公司质量得到了提升。像出清式资产置换,就是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将原来主要业务置出,同时置入新业务,使上市公司主业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更。
那么,我国的股票市场缘何会出现上市公司重组退市等情况比较少的现象?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大家对退市存在一些误区,总是认为只有劣质企业才会退市。其实不然,以重组退市的方式来看,退市与否并不能直接衡量企业好坏。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那些经营好的企业,出于发展考虑,也可以退市。
所以,对于上市公司退市,大家要理性看待,毕竟,退市的并不都是“坏学生”,也有可能是出于为了公司更好发展的考虑。
对于上市公司退市,中国证监会在9月10日提出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12条中已经明确表示,严把IPO审核质量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作为资本市场必备的机制之一,退市制度是保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强化市场自我纠错、公平竞争的体现。严格的退市制度,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标尺式的衡量,对优胜劣汰机制和市场资源优化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立“有进有出”的体系,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优胜劣汰、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而“有进有出”的运行规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如今,退市制度正积极发挥作用,一些不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陆续被清理出资本市场,有序进退成为股市新常态。
但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笔者还希望看到有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退出资本市场,在这过程中实现更进一步的做大做强,证明退市的并不一定都是“坏公司”,让大家对退市不再有偏见。当然,在这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上市公司必须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 科创板已经鲜有涨停 涨停板战法终将退出历史舞台2020-05-25
- 投研老将的"赚钱经":把握确定性机会 寻找转型红利2020-05-25
- “头盔热”引发概念股大涨 有外贸加工厂从口罩转战头盔生产2020-05-25
- 治理股东股权乱象 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2020-05-25
- 薇娅概念股一天招来18家机构 交易所关注是否炒作股价2020-05-22
- 漂亮50部分涨幅已经"透支" 好票连续三年下降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