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届至,已是春风拂面,年报披露也渐入旺季。一份年度报告是含金量高的笔酣墨饱,还是长篇累牍的简单堆砌,效果大相径庭。就像看年报有门道,写年报也是门学问。大凡天下之学问,皆不出道与术的范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法则,是方向;术是谋略,是方法。小成靠术,大成依道。一份好的年报如何生成,也离不开其中的道与术,可以拿往年年报来做点讨论。
年报之道,与万事万物一样,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单地说,年报是写出来的,不是照葫芦画瓢编出来的。写出来的年报,才有其文气脉络、谋篇布局,而非貌似整体,实则断简残编,读之者不知所云。写出来的年报与编出来的年报,最大不同在于有没有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精气神,公司相信什么、愿景如何,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定位和团队的根本动力。有价值观的年报,能让投资者直接感受到经营者对公司的热情和抱负。写出来的年报,也是管理层与投资者的主动交流。这样的年报,不一定要辞藻华丽、术语高深,却能把一个观点、一件事情说清道明,让投资者体会到公司的亲切自然,也就建立了对公司的信任。写出来的年报,也讲究实事求是、中正平和,而不是满篇宏大叙事,概念堆砌。千人千面,公司各有不同,把取得的成绩写得客观、把风险写得深入,从而真实展现公司全貌,是一份好年报需要具备的基因。
可以来看看,掌握了年报之道的公司是怎么写年报的。股神巴菲特每年都会在伯克希尔年报出炉的同时,奉上干货满满的致股东信,字里行间把“道”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最近的一封信中,巴菲特深度解读了公司的业绩表现,分享了收购对象的三个标准,还回应了市场对公司接班人的关切。五十多年来,这封随着年报如约而至的信,始终贯穿着平实诚恳的风格,在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的同时,也用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思考影响了一代代投资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境内公司也在年报中丰富形式,更诚恳、更全面地与市场深入沟通。如招商银行(31.550, -0.12, -0.38%)在董事长和行长致辞中,阐述了对当前时代变局下银行业何去何从的思考和预判;万科在致股东信中探讨了房地产行业的白银时代和公司秉持的社会理想。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年会总结报告、媒体见面会问答等形式,向市场回应公司正在历经的危机、风波,或是未来计划开展的一些重大战略调整。
找到了年报之道,也不能就万事大吉、随心所欲,还得讲究“术”。术有万象,有四个关键词贯穿其间,首在“精要”。年报要囊括公司一年来的方方面面,常常动辄数百页,读起来着实有些累人。好的年报,要让投资者如观大山、如行流水,不经意间即已览尽公司经营要害。这就要求,开工动笔前,要先谋好布局,才能在挥洒时圈出重点、删减冗余、控制篇幅。同时,语言表述和展示形式上也得花些工夫,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就拿“业务概要”来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公司业务情况讲清楚,关键就要抓住公司的产品定位、应用领域、生产流程和业务模式这些核心要素。举个例子,华电重工(3.860, -0.05, -1.28%)主营物料输送系统工程、热能工程等大型系统业务,在年报中用图片清晰展示了产品形象及应用场景,将专业的产品名称具象化,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再如中国巨石(7.910, -0.13,-1.62%),结合生产流程模拟图清楚展现出公司主营产品玻璃纤维的生产过程,三言两语就把复杂抽象的工艺化繁为简。
年报之术,务求“客观”。所言所述要皆有实证,有指标、有数据、有干货。对业务经营情况,可以主动披露及分析关键业务指标。就拿中国神华(15.870, -0.06, -0.38%)来讲,公司区分煤炭、发电等分部,把特定行业的关键量价指标列出来,多维度解析业务经营情况,细致深入。再看中国太保(28.010, -0.20, -0.71%),公司按照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资产管理三大板块,详尽分析其业务特点和财务情况,图表数据清晰,文字观点精炼。如果当年出现主要财务数据变化,还可以通过数据拆解,深入分析根本原因,避免浮于表面。譬如,上海石化(4.160, -0.32, -7.14%)按照产品细项对主要财务数据进行拆分,并针对每项产品量化分析量价变化对收入、成本乃至利润的影响;中国国航(7.270, -0.21, -2.81%)则阐明驱动客运、货运业务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拆分运力投入、客座率和收益水平等三个指标,并测算其对营收的影响,让人读之了然于心。
年报之术,须讲“专业”。年报是公司以内行专业的眼光对其自身一年来经营运行情况的总结,要有分析、有判断、有态度。这个专业,讲的是对公司经营的专业,主要就体现在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了然于胸、对所处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风险的实在把握里。讲核心竞争力,关键是把公司这条“护城河”的高度和宽度衡量清楚,需有理有据、货比三家,切忌空洞宽泛。安琪酵母(31.100, -0.44, -1.40%)在论述其产品优势时,就通过生产规模、市占率等指标的同业比较,有力佐证了公司的实力。谈行业理解,要把公司的实际规划嵌入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中,避免流于表面、徒有噱头。中国石油(4.980, -0.05, -0.99%)清晰阐述了各项业务板块的前景展望,又进一步列明了相应的资本支出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清晰可见。论风险把握,则要突出核心、点到关键。实践中,不少公司风险提示一样不缺,但都泛泛谈之、千篇一律。要把风险说好、讲明,既取决于公司的判断,也存乎于公司对投资者的态度。去年,汽车行业遇冷,广汽集团(11.730, -0.36,-2.98%)就分层次阐述了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及了行业产销首次下滑、竞争日趋激烈、消费政策调整等问题。不回避问题的态度,更彰显了公司战胜困难的信心。
- 科创板已经鲜有涨停 涨停板战法终将退出历史舞台2020-05-25
- 投研老将的"赚钱经":把握确定性机会 寻找转型红利2020-05-25
- “头盔热”引发概念股大涨 有外贸加工厂从口罩转战头盔生产2020-05-25
- 治理股东股权乱象 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2020-05-25
- 薇娅概念股一天招来18家机构 交易所关注是否炒作股价2020-05-22
- 漂亮50部分涨幅已经"透支" 好票连续三年下降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