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沪指盘中一度跌至2646.80点,创下2月4日以来的阶段性新低,市场破净股数量正日渐增加。
通常来说,破净股数量与行情相关性较强,股市低迷时破净股数量大幅增加,在板块估值下降的同时,市场也在向底部逐渐靠拢。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112.840, -0.39, -0.34%)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19日,沪深两市可交易的个股中,共有415只个股最新市净率低于1倍,处于“破净”状态,占A股可交易个股比例达10.98%。而3月5日沪指处于年内相对高位时,A股破净股数量则有308只。
通过复盘历史数据来看:2005年上证指数998.23点时,破净股为175只,占上市公司总量13.48%;2008年,上证指数1664.93点时,破净股为173只,占上市公司总量11.04%;2013年上证指数1849.65时,破净股为158只,占上市公司总量6.45%。
总体来看,目前无论是破净股数量,还是破净股占比,均已接近A股历史极值。从历史经验看,破净股数量的增多往往意味着市场底部的到来。市盈率处于底部,破净股创新高,有望吸引境内外资金相继进场。
市净率方面,众泰汽车(2.320, 0.04, 1.75%)最新市净率仅为0.28倍,为两市最低。华夏银行(6.480, 0.01, 0.15%)、鞍钢股份(2.720, 0.01,0.37%)、信达地产(3.450, 0.02, 0.58%)、渤海租赁(3.020, 0.02,0.67%)、美都能源(1.310, 0.01, 0.77%)、河钢股份(2.150, 0.00,0.00%)、福星股份(5.140, 0.01, 0.19%)、宜华生活(2.480, 0.00,0.00%)、供销大集(2.050, -0.03, -1.44%)、宏图高科(2.000, -0.01,-0.50%)、东旭蓝天(3.540, 0.01, 0.28%)等个股市净率则均低于0.50倍。
- 科创板已经鲜有涨停 涨停板战法终将退出历史舞台2020-05-25
- 投研老将的"赚钱经":把握确定性机会 寻找转型红利2020-05-25
- “头盔热”引发概念股大涨 有外贸加工厂从口罩转战头盔生产2020-05-25
- 治理股东股权乱象 银保监会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2020-05-25
- 薇娅概念股一天招来18家机构 交易所关注是否炒作股价2020-05-22
- 漂亮50部分涨幅已经"透支" 好票连续三年下降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