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发挥黄河流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重要作用。这部分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实施黄河流域重大考古项目。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协同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比如深入开展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系统阐明黄河流域社会文化演变、族群迁徙融合的基本脉络,科学揭示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典型特征和突出地位,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发展历程。
其次,要做好研究成果发布与转化。该负责人表示,要加大黄河流域考古研究成果发布力度,及时出版考古发掘报告,加强公众宣传,依托“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平台及向社会推介重要考古发现。推动黄河流域大遗址考古和研究成果转化,支撑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研究成果向价值展示传播、科普教育等方向转化。
此外,还要壮大考古科研机构。支持黄河流域建设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和出土文物整理基地、考古工作基地(站)、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博物馆等,提升考古机构和考古装备设施科技化、现代化水平。依托沿黄省、市级考古院所,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考古研究机构,依托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级专业考古机构,培育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为更好地让黄河文物活起来,《规划》指出,可创建黄河文化遗产主题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鼓励利用文物建筑建设专题性黄河文化博物馆,加强黄河文物新媒体传播,打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黄河文物数字展示场景。
- 五部门部署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2022-07-19
- 完善监测网络 实现臭氧污染精准治理2022-07-19
- 治生态顽疾 促绿色发展2022-07-19
- 全国碳市场一年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2022-07-18
- 保护好生态 开启新生活2022-07-18
- 打造绿色“奶罐”硬实力2022-07-18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