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
文成公主入藏时曾经过这里,留下了动人的传说;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从青海湖出发,风靡海内外。
这里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
这里拥有独特的高原“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来到青海湖仙女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总结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青海湖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青海湖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青海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今年4月25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
1 沙丘变绿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沿着环湖东路北行,沿途漫漫沙漠与碧蓝的青海湖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这里曾是青海湖的著名景点——沙岛。
“沙岛景区关闭已经五年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林业站站长石晓宏向调研组介绍,“2017年沙岛关停以来,我们全力进行植被恢复,现在沙岛内林木成活率基本在8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度达60%至70%。”
沙岛是青海湖环湖区成功进行沙化治理的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沙漠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青海湖东北区域侵袭,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威胁青海湖周边乃至青海省的生态安全。
“以前一刮风,看不见天,看不见草,也看不见湖,黄沙漫天,连家门都出不去。”家住青海湖北岸海晏县三角城镇的牧民华日多杰至今对遮天蔽日的黄沙记忆犹新。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植物减少,河道断流,直接导致青海湖湖区水位下降。”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说,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为有效控制沙漠化的扩大和蔓延,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开始积极探索在高寒旱沙区的固沙造林之路。海晏县是环青海湖沙区的重点沙化县,几十年来,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创新固沙方式,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在自然修复为主的基础上推进人工生态修复工程,通过补种灌木树种和一些适合在沙区种植的草种,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来看,恢复得比较好,达到了当初规划的远景目标。”海晏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文虎说。
在环湖地区,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的实施,人工营造的灌木林逐步成林,封山育林地在围栏封护和专人管护下,植被得到自然恢复,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逐渐发挥出来,青海湖流域沙区的沙化程度逐渐减轻。
据介绍,青海湖周边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70.7万亩、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1.7%。“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青海湖周边地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余万亩。
“沙岛已转变为保护区,五年修复,沙岛从粒粒黄沙变成了株株绿植,近三分之一的沙山已被绿色覆盖。放眼望去,岛内复绿显现,湖水水位上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陈德辉说。
2 青海湖变大,水环境持续向好
青海湖长约105公里,宽约65公里,湖面海拔高约3200米。青海湖盆地犹如一个巨大的洼地,周围被南侧青海南山、北侧大通山、东侧日月山和野牛山以及西面相对平坦的布哈河谷底包围在中间。然而,受气候、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湖生态一度严重退化,水位持续下降,面积持续缩小。
2002年资料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仅4183.75平方公里,且青海湖水位正以平均每年13厘米的速度下降。甚至有专家断言:如果任由青海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下去,得不到有效治理,40年后,湖区的沙漠化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
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后,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如今已取得积极成效。
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10年来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相当于34个西湖的面积。
“近年来青海湖水量持续增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高静宇介绍,除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大等环境因素影响之外,“青海湖变大”最直接原因是在青海湖流域实施的生态保护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大量曾经荒废的土地变得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这使得青海湖区域水土流失的现象减轻,湖水蒸发量持续减小,这从客观上也造成了湖水总量的增加。
为保护青海湖生态,2008年,青海省启动实施了为期10年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总投资达15.67亿元。2016年以来,青海省又先后安排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0.57亿元,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基础研究,相继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0余项。
同时,青海省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河与湖、水质与生态、工程与科研,系统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资金投入,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6.81亿元,实施16个重点生态治理项目,综合施策取得明显成效。
20年时间,青海湖面积扩大近300平方公里,湖岸线更是向外推进300多米。
经过多年努力,青海湖水资源系统的原真性、系统性、完整性得以存续,生态环境整体持续向好,流域面积稳定增加,主要入湖河流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黑马河、沙柳河、倒淌河、甘子河、吉尔孟河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3 野生动物增多,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
“普氏原羚通道 减速慢行注意避让”,驱车驶入位于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一块特别的交通警示标牌引人注目。
“这可是我国首个普氏原羚通道、青海省第一个单一物种野生动物生命保护通道。”陈德辉解释,普氏原羚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也是青海湖的旗舰物种,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
刚察县自然资源局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晏银丽介绍,为保护这一濒危珍稀物种,当地成立联合巡查小组,每年每月定期开展巡护。保护区内还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站和8个监测点,通过卫星传输等手段监控疫病,监测到饲料短缺时还可以进行人工投喂。
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青海湖区域共15个种群的普氏原羚数量从最初的300只恢复到现在的2800多只。
保护普氏原羚也成为当地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他们通过主动降低草场围栏高度等方式为普氏原羚提供丰富草场和更好生活环境,同时,还自发组成了一支野生动物巡查保护队,竭尽全力守护普氏原羚。
哈尔盖镇亚秀玛村老党员卓玛加就是保护队的一员。今年3月,他还和其他志愿者成功解救了一只被困的普氏原羚。
“在巡护时,我们发现一只普氏原羚被网围栏缠住,我们立刻将它救出,看到它的体力逐渐恢复,能够正常行走,便把它放归。”卓玛加说,“小羚羊回归自然,我们都很高兴啊。”
拍到世界首张普氏原羚照片的野生动物摄影家葛玉修,见证了多年来青海湖生态保护的成效:“普氏原羚以前很难见到,想要拍摄到它,有时需要等待数天,也不一定能遇到,现在却频频出现在镜头中,这是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
在“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中,鱼同样是关键一环。青海湖有一种特有的珍稀物种——青海湖裸鲤,当地人称其为“湟鱼”。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湟鱼数量锐减,一度濒临灭绝。
为保护湟鱼资源,青海省对青海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通过实施封湖育鱼,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
“每年6月、7月,是湟鱼洄游的重要时期,它们会在刚察县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等淡水河流内产卵,这时候,我们需要不间断地巡护,防止因河水断流导致湟鱼搁浅,当地牧民群众也会自发地参与进来。”刚察县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唐育林告诉调研组,他从事湟鱼保护已经有30个年头了。
“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青海湖栖息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栖息水鸟数量较2017年的33.6万余只增加了69.9%,达到57.1万只,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多、种群集中的繁殖地之一;青海湖旗舰物种普氏原羚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2017年增加33.6%,达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近42倍。”陈德辉介绍。
4 “天空地一体化”,青海湖生态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今年8月,我们开展了为期10天的2022年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湿地监管大数据中心,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告诉调研组。在他身后,电子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窗口,实时监测青海湖生态环境变化。“大数据平台现有视频监控64个,其中地上56个,水下8个,初步构建了青海湖‘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何玉邦说。
为了摸清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黑颈鹤及水鸟的种群数量、种群分布和种群结构,掌握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地面生物量和多样性分布等,从2007年开始,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会同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环青海湖的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15个普氏原羚活动区域、28个植被调查样点开展常态化巡护监测,不断推进监测常态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定期发布生物多样性年度监测报告,不断丰富青海湖资源监测成果。
“青海湖将迎来国家公园时代,我们将构建起全流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努力把青海湖建设成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的国家公园,永葆青海湖碧波荡漾。”何玉邦说。
截至目前,青海湖流域设置300个各类生态监测站点,建立以生态定位监测综合站、专业定位监测点、工程跟踪监测点、专业长观(监测)站等生态监测站点为主,辅以适当流动监测(巡测)站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体系,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5 湖泊型国家公园建设的青海湖经验
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10个试点区相继建立。进入创建阶段的青海湖国家公园,将作为第一个以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其保护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经验之一:生态保护优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多年来,青海省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实施草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生态建设项目。经过不断努力,青海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经验之二: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
青海湖流域涉及3州4县26个乡(镇)、125个行政村。为此,青海省不断推进“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社区共享共治模式,将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目标与流域内州县政府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加强联动,共同创建国家公园示范州,加快形成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经验之三:科技赋能,为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通过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已初步建立覆盖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监测站点体系、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数据服务平台和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为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技术支撑。同时,不断提升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层次和水平,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重大课题研究,助力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为稳步推进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调研组建议,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不断提升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游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
——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共同体建设。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联动,加强项目资源和资金投入整合,形成建设和保护合力。因地制宜地将社区打造成各类支撑服务节点,引导农牧民参与保护,以青海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实现人水相亲、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进青海湖绿色发展。强化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合理解决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与周边社区、居民的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区,助推生态产业发展,让人民群众从绿色发展中受益,共享生态保护成果。
- 巩固拓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2022-09-30
- 探寻“用养”长效机制,推动黑土地可持续利用2022-09-30
- 方大特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2022-09-30
- 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进入深水期 排查出排污口6万余个2022-09-30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2022-09-28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2-09-28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