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为何能镇痛?科学家破译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报 2022-07-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张智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授刘元渊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陶文娟团队合作,揭示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及神经机制。7月8日,相关成果在《科学》上发表。

  早在1960年,《科学》就发表过一篇论文,指出在牙科手术过程中,音乐能够调控病人情绪,即使是噪声——例如手术电钻的声音,也能产生镇痛效果。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声音减轻疼痛的关键因素以及声音影响人类大脑从而减轻疼痛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给爪子发炎的小鼠播放3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分别是舒缓的音乐、不协调的音符以及白噪声。结果发现,这3种声音以低强度(大约是耳语的水平)播放时,均能有效缓解小鼠疼痛,而以高强度播放时则无明显的镇痛效果。

  有研究假说认为,声音的镇痛效果可能与治疗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又将小鼠放在背景声音强度不同的环境中,发现高出环境噪声约5分贝的声音能有效缓解小鼠的疼痛。

  “令人惊讶的是,对小鼠而言,声音与环境噪声之间微弱的声强差对声音的镇痛作用至关重要,而不是声音的旋律。”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特任副研究员周文杰说。

  为研究声音发挥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对小鼠的听皮层(声音处理的最高级大脑中枢,会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精细分析)输出进行了全脑追踪,发现听皮层神经元大量投射到躯体感觉丘脑(负责接收来自身体的感觉信号,包括疼痛),并发现低强度的声音能抑制这种投射。见习记者王敏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n4663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