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储能赛道“长坡厚雪” 降本是产业化提速关键
证券日报 2023-12-08

  当前,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产能过剩的行业阵痛期,但长时储能这一新兴市场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12月7日午间,新筑股份(4.940-0.18-3.52%)公告称,公司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与内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兴欣钒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钒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最大的钒电池(电站)系统集成基地、川渝能源一体化应急调峰基地和全国钒储能应用场景示范城市。

  “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长时储能技术,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中国化学(6.4400.000.00%)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研究员何卓新告诉记者:“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对于长时储能的需求会更迫切。”

  长时储能赛道火热

  如今,新型储能已经成为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

  今年8月份,山东省发布《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该政策是首个省级层面针对长时储能的支持政策。12月6日,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发布《广东省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意在加快新型储能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广东省的推广应用,抢占产业制高点,其中涉及液流电池技术等多个新型长时储能技术。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所需储能时长增加,长时储能系统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

  长时储能一般指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4小时的储能技术。长时储能系统能够实现跨天、跨月,甚至跨季节的充放电循环,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何卓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果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5%以上,对于长时储能的需求就更大了。”

  为何更加成熟的锂电技术,难以支撑长时储能发展?对此,何卓新解释称:“‘双碳’目标下,未来可再生能源比例可能超过50%,这种情况下整个电力系统都会有所改变,需要更高的并联集成度,而锂电池受制于自身特性,在长时储能方面安全性没那么高。”

  在长时储能赛道火热的背景下,纬景储能、上海电气(4.2500.000.00%)、星辰新能、和瑞电投、永泰能源(1.3900.000.00%)等多个相关企业密集宣布规划和建设生产线。

  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各项技术百花齐放,其中液流电池由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应用场景广等优点颇受青睐,最近两年频频有大项目落地。

  去年9月份,国内首个GWh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新疆察布查尔县25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10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工,项目装机规模为100万千瓦,储能方面采用250MW/1GWh全钒液流电池,项目计划2023年年底前并网。今年8月份,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储能“超G工厂”在珠海富山工业城投产,这是国内同行业首个吉瓦级别的锌铁液流电池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超过6吉瓦时。

  降本增效难题待解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先后发布1吉瓦时液流电池集采公告,液流电池的产业化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核汇能本次液流电池集采,依然是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采。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商业化进程最快的液流电池。

  “目前液流电池的产业化已经开始,正处于规模提升阶段,特别是全钒液流电池发展更快。一是因为原材料相对便宜,二是因为较其他液流技术更成熟,实践开展更早。”何卓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不过,由于初装成本更高,包括全钒电池在内的液流电池项目仍处于示范阶段。某从事光伏电站投资运营的厂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长时储能在大规模储能技术上更有优势,应用场景广泛。不过目前初装成本更高,实现产业化提速的关键是降本增效。

  据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为:全钒电解液40%、电池堆35%、其他部分25%。要实现降本提效,必须提升电堆的功率密度、提高电解液的有效利用率等。

  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的当下,长时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是否会受影响?何卓新认为,虽然液流电池产量增长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时储能仍然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