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经济!上海放大招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近期,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六个方面,提出了26项工作措施。

  4月17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若干措施》切实回应民营企业期盼和关切的问题,提出的措施不求面面俱到,努力让企业可感可及。

  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强上市辅导、法律服务等,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民间投资项目。

  六个方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涉及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完善民营企业投融资支持政策、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开放发展以及切实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保障等六个方面。

  具体而言,《若干措施》提出,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主要包括4项措施:一是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三是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上海市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增量扩面,推进“商会批次贷”等。四是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上市辅导、法律服务等,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民间投资项目。

  《若干措施》明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开放发展。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民营企业拥抱创新、投身创新,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走向全球、参与竞争。具体措施包括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点科技攻关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在上海市设立研发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贸易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在创新产品申报、研发用品出入境、人才落户、跨境资金结算和数据流动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中小企业海外参展参会的组织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点领域境外投资,鼓励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投资等一揽子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

  多方协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民营企业是上海市出海企业的主力军,2024年上海民营企业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备案金额占全市对外投资总额比重超九成。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要以优质出海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将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聚焦政策法规、跨境融资、数据流动、投资保护、风险防范等需求,提供综合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优化产业链全球布局,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金融部门关注的重点。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在发布会上介绍,将落实好新一轮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推动融资服务中心进一步下沉。今年,上海市委金融办将推动融资服务中心覆盖更多园区和街镇,同时支持各区进一步优化“金融政策包”和“金融服务包”,推动融资服务中心功能提升。

  民营企业是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力量。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在发布会上介绍,将加大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的政策支持。通过算力补贴,支持民营企业租用智算资源进行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使用民营企业建设的数据储存和算力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在助力激发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方面,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在发布会上明确,将建立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参与上海市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及改革举措的研究机制,吸引科技领军企业高层次专家参与改革咨询。支持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积极推动全领域覆盖、全周期服务的科技创新券“免申即享”,激发各类优质服务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此外,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设立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助力硬科技企业培育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方面,周小全介绍,主要以落实“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和“上海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这两个文件为抓手,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浦江之光”数字化服务平台已储备超3000家优质后备企业,其中136家在对接资本市场过程中,形成了分层分类分梯队的上市资源。另外据统计,民营企业在上海市A股上市公司中占比55.4%,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件发布后,上海市新增的4家上市公司中3家是民营企业。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