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最新市场两融余额共计17928.13亿元,不断刷新近五年来新高,环比上月上涨3.37%,其中沪市为9654.94亿元,深市为8282.19亿元。
融资客连续10周加仓
自4月30日起,融资余额已连续10周增长,历史数据显示,融资客长时间连续加仓情况较为罕见,连续10周加仓的情况近五年以来仅有三次。分别发生于2019年2月至4月、去年6月至8月、今年4月末至今。对比三次融资客加仓的幅度,本次连续加仓相对较为谨慎,融资余额变化幅度较小,三次变化幅度分别为37.23%、33.44%、8.85%。
行情上来看,三次融资客连续加仓期间沪指分别上涨26.55%、17.84%、1.42%,相比之下,前两次连续加仓均发生在股指快速上扬时期,市场情绪高涨,杠杆资金迅速入场,本次连续加仓期间股指持续震荡,杠杆资金入场较为谨慎。

电子行业获融资客大量加仓
从行业角度来看,融资客连续加仓区间偏爱医药生物、电子、化工板块。其中医药生物行业5月融资余额上升较快,4月底以来融资余额增加近200亿元。6月至今由于半导体行业持续火热,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医药板块流入幅度放缓。融资客连续加仓期间也在持续抛售部分行业,农林牧渔、建筑装饰、银行、通信、纺织服装行业遭融资客小幅减仓。

目前融资余额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电子板块。近一个月以来,非银金融行业遭融资客抛售,被电子行业赶超。电子行业个股获融资客大量加仓,净买入超过150亿元,且持续逼近医药生物行业。此外,电气设备、化工行业近一个月获融资净买入超100亿元。

30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0亿元
在融资客持续加仓的背景下,有哪些股票最受融资客的青睐?证券时报·统计,截止目前,融资余额连续上升期间共有30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0亿元,5股获净买入超20亿元。中远海控(29.710, 0.91, 3.16%)加仓金额达41.47亿元远超其他个股,通威股份(40.760, -0.71, -1.71%)、比亚迪(266.480, 0.00, 0.00%)、润和软件(48.760, 0.00, 0.00%)加仓金额居前。
行情上来看,融资客大幅加仓的个股多数取得了不错的收益,4月30日以来平均上涨43.47%,大幅跑赢大盘。其中润和软件以404.76%的涨幅遥遥领先,公司此前表示鸿蒙业务量占公司业务总量比重较小,股价略有调整,昨日再度走出15.76%的涨幅。石大胜华(221.990, 3.96, 1.82%)期间上涨176.89%,士兰微(64.270, 1.92, 3.08%)、长安汽车(21.120, 0.00, 0.00%)、多氟多(41.940, 0.00, 0.00%)涨幅均在70%以上。

10股融资余额、股价同时翻倍
除融资净买入金额外,融资余额增长幅度也值得关注。4月30日以来,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中,剔除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共有49股近期融资余额增幅在翻倍以上,日月股份(28.360, 0.27, 0.96%)融资余额增幅最高,为1191.5%,其他增幅居前的还有润和软件、中金公司(58.140, 0.26, 0.45%)、精达股份(9.170, 0.75, 8.91%)、物产中大(7.080, -0.03, -0.42%)、福斯特(111.250, -1.55, -1.37%)、思瑞浦(631.830, -41.87, -6.21%)等。
行情上来看,融资余额翻倍股4月30日以来平均上涨63.39%,表现好于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期间10股股价翻倍,占总数的1/5,包括数码视讯(10.730, 0.00, 0.00%)、明微电子(352.000, 17.01, 5.08%)、永太科技(25.340, 0.00, 0.00%)等个股。
融资余额翻倍股同样受到机构的密切关注,统计显示,近半数个股获得10家以上机构推荐(买入或增持评级),其中华鲁恒升(37.200, 0.59, 1.61%)获40家机构推荐,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5-38.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14.82%-325.88%,公司主营产品尿素、DMF、冰醋酸价格均大幅上涨,第二季度单季利润有望再创新高。其他推荐机构较多的还有绝味食品(82.090, 5.59, 7.31%)、东方雨虹(55.580, 0.00, 0.00%)、中顺洁柔(22.630, 0.00, 0.00%)。

- 罕见,融资客连续10周加仓,两融余额屡创新高 紧追热点悄悄扫货这个行业2021-07-13
- 中证报:降准提振市场信心 业绩为“锚”布局成长主线2021-07-13
- 环球时报:对赴美上市企业加强监管惹了谁?2021-07-12
-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2021-07-12
-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就国际税收框架达成历史性协议2021-07-12
- 商务部回应美国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