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八周年再出发 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上海证券报 2022-03-11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开启了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里程。

  8年来,京津冀三地持续增强协同联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成效,产业、交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需要什么、突破什么、推动什么”,来自京津冀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轨道上的京津冀”

  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我一直在唐山工作和生活,这几年我觉得交通越来越便捷。如果现在选择轨道交通,唐山到天津只需要半个小时,到北京一个半小时,到石家庄两个半小时;如果选择坐飞机,我现在可以选择北京机场、大兴机场、天津机场和唐山机场。”说起京津冀交通变化,全国人大代表、唐山港(2.720-0.05-1.81%)口实业集团副总经理于泳有切身的体会。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主动下好交通一体化“先手棋”,并在海、陆、空全面发力,实现了发展能级再跃升。

  ——在陆地,随着京张高铁、津秦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津保城际等建成通车,河北省已经实现市市通高铁,“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8年时间里,河北与京津打通拓宽“对接路”34条段、2089公里,与京津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74个接口。

  ——在空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经投入运营,而且在外部配套建设了“五纵两横”的交通网络,向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辐射延伸。

  ——在海上,日益增多的航线串起了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天津港(4.130-0.07-1.67%)、黄骅港等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津冀沿海港口也基本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港群体系。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认为,这8年来,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了,有效降低了三地物流成本,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如何进一步打通京津冀交通“大动脉”,点燃经济“强引擎”?代表委员们提交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认为,现在京津冀在空铁、空空、港铁等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协调、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体制机制问题,服务站城融合、产城融合、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他建议,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率先构建面向交通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不同轨道交通之间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有序衔接、无缝换乘。

  作为公交驾驶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公交集团第三客运有限公司的王艳提交了来自基层的建议。王艳认为,为了保证三地新能源车主的顺畅通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亟待加强,要不断优化线网布局,也要不断提高覆盖面,还要常态化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产业对接

  释放协同发展新力量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京津冀三地产业疏解转移和对接协作正步入快车道。

  牢牢牵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北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2924家,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发展高精尖产业腾出了更多宝贵空间。

  “‘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应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桥头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三地产业协同提供新空间。

  强化产业协同整体推进,三地积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

  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天津滨海—中关村(6.940-0.27-3.74%)科技园挂牌成立5年来,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8年间,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认为,三地间可以通过优化顶层协同产业环境、强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等举措,让发展更加同频共振。

  “应大力提升天津与河北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赋能津冀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加速构建世界级高端制造产业标杆集群,合力构筑北方经济中心。”孙太利说。

  生态协同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从沙尘雾霾频袭到蓝天白云成常态,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取得成效。

  一组组数据亮出“冬奥蓝”“双碳绿”靓容:

  ——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2021年为36.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2.3%,三地全年优良天数均超过260天。

  ——水生态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首次贯通入海。

  ——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北京、天津、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分别累计下降50%、40.6%和40%。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建议,生态协同发展的区域应扩围,要有统一规划。

  “在京津冀协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整个华北更好一些,规划包括环境设施、垃圾填埋、焚烧,以及污水处理厂的配置等等,把整个区域统筹起来。”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认为,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生态孤岛,而这个生态系统里包括它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京津冀三地需要做一个顶层设计去完成实施。

  农工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提案。提案建议,应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一步完善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合预警预报机制和应急联动长效机制。同时,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及前体物联合监测,推动建立臭氧污染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自贸区联动

  构建协同发展新平台

  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京津冀正在探索三地自贸区联动。

  去年9月份,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含9项合作内容与4项战略合作组织机制,涉及产业对接、金融创新、政务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国际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推动三地自贸区联动创新,将为京津冀产业协同提供新平台。”连玉明说。

  他建议,通过建立“政策共享、创新共推、平台共建”的自贸区联动创新机制,形成京津冀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平台,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产业协同创新。要把三个自贸区的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到京津冀腹地区域,充分发挥腹地和市场广阔优势,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在京津冀地区形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建议,京津冀要充分发挥中关村、自贸试验区和雄安新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功能,建立跨区域产业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的创新驱动效果。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