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措并举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量价并举实现精准滴灌
证券日报 2020-12-17

 主持人杨萌: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助力企业担保融资。在分析人士看来,实现动产和权利担保的全国统一登记能打通信息登记的难点堵点,有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可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国常会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作出新部署。今日,本报分别从金融和税收两方面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政策措施。

  本报记者 刘琪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助力企业担保融资。在分析人士看来,实现动产和权利担保的全国统一登记能打通信息登记的难点堵点,有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可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也持续通过综合施策,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市场整体利率稳中有降。

  重点来看,2020年以来,央行实施了3次降准。今年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3月13日,央行宣布3月16日起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4月3日,央行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宣布将下调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二是,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引导M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0.3个百分点,带动LPR同步下降,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如期启动并于2020年8月末顺利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集中转换,降低企业存量贷款利息支出。目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比去年12月份分别低0.3个和0.15个百分点。

  三是,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分三个批次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逐步发放到位。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地,对小微企业的直接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督促银行减费让利。规范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环节收费行为,督促银行落实各项减费让利政策要求,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

  从政策实施成效来看,据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比上年12月份下降0.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1%,比上年12月份下降0.4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比上年12月份下降0.49个百分点,明显超过同期LPR降幅,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截至10月末已实现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此外,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11月初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6%,连续7个月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2020年1月份至9月份普惠小微贷款增加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9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4.92%,比上年12月份下降0.96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这些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特征,融资需求在增强。

  中国银行(3.1800.000.00%)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具有“量价并举,松紧适度”的特点。特别是创设了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从效果来看,经济社会流动性整体充裕,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降低。金融市场快速从疫情影响中恢复,人民币强势反弹,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追逐热点,资本市场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同时,宏观杠杆率保持相对稳定,也为未来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多空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