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综合来看,本次降准是因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后续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未转变,仍将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具体将表现为“稳货币+紧信用+严监管”。
各方对于本次降准的真实原因有各种推测。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国家可能对下半年经济比较担心,但央行的降准公告以及答记者问应是不太支持:和4月份以来政治局会议等一系列高层会议的表态一致,央行继续重申“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虽有放缓,但更大程度是回到疫情前状态,我国经济仍处于“潜在增速附近”,总体并不差。
相比之下,本次降准的直接原因就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央行指出“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降准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此前,国常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直接要求实施好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政策,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
央行选择了全面降准,并非普遍认为的结构性降准或普惠降准,彰显了国家呵护实体经济和降成本的决心。根据央行公告,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本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量,一部分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一部分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至于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直接指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和此前的国常会一样,央行重申“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并延续了6月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等一些说法,再次强调“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搞好跨周期设计,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因此,本次降准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更大意图是相机抉择,下半年政策主基调可能仍是“稳货币+紧信用+严监管”,央行后续会更加突出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的结构性支持。需要关注的是,下半年对于房地产调控、地方债务化解、表外融资压缩等领域,可能会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对应的就是信用收缩可能会加大。
- 全面降准支持实体经济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变2021-07-12
- “断卡”行动持续发力 部分人士遭遇开卡难2021-07-12
- 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发展倾斜2021-07-09
- 银保监会:大型互联网平台推高融资成本 将加大监管力度2021-07-09
- 指数亮点源于经济持续好转2021-07-08
- 国常会时隔一年再提“降准” 时间窗口需考量通胀水平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