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证券法完善减持制度 科创板首批公司解禁股软着陆
证券日报 2020-08-31

新证券法实施至今已半年。在新证券法完善证券交易制度,尤其是优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制度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的理解力和承载力正在稳步提升。

  “结合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情况看,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更大程度保障、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更加优化、企业融资路径更为顺畅。”国信证券(14.3700.292.06%)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无论是新证券法中明确的具体规则制度,还是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先行先试,资本市场改革的制度红利正在进一步向全市场推进。

  比如在完善证券交易制度方面,新证券法在以下六方面进一步“升级”:一是优化有关上市条件和退市情形的规定;二是完善有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的法律禁止性规定;三是强化证券交易实名制要求,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借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四是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制度;五是规定证券交易停复牌制度和程序化交易制度;六是完善证券交易所防控市场风险、维护交易秩序的手段措施。

  其中,在具体的股东减持制度上,新证券法显著提高了对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要求:3月1日起不再是每增加或减少5%的表决权持股才须“亮相”,而是只要增加或者减少股份幅度每达到1%,就要在事实发生的次日通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且要求公告内容主要包括持股人的名称和住所、持股名称和数额、持股增减变化达到法定比例的日期、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关股份变动的时间及方式等;同时,新证券法还同步加重了违规减持的处罚力度,罚款上限由60万元升级至1000万元。

  张立超表示,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制度、规范股东减持股份行为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有效弥补减持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充分、时效性不到位、市场约束性差等问题。

  事实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在内的关于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规则体系,确立了以锁定期安排和后续减持比例限制、信息披露要求为基础的减持制度。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26.3300.813.17%)Choice数据统计,3月1日至8月29日期间,A股共400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完成减持计划,其中包括1家科创板公司。而从正在实施减持计划的1150家公司的情况来看,有24家为科创板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今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满一年,意味着其部分限售股将迎来解禁期。尽管此前业内预计7月份的解禁规模或对科技板形成一定扰动,但从当日的实际情况来看,得益于大部分科创板解禁股份减持所遵守的“慢走式减持”以及两类股东预披露等规则,截至当日收盘,科创板以0.47%的涨幅宣告平稳渡过。

  “虽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解禁规模较大,但从当日以及此后几个交易日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说,新证券法完善股东减持制度,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减持行为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且市场表现较为稳健。”张立超认为。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随着新证券法对大股东减持条件、信息披露等要求更加严苛,且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预计未来资本市场的减持行为将更加规范,集中、大幅度以及扰乱市场等减持行为将明显减少,进而有利于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