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
光明日报 2021-12-13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打造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自然受益型经济,浙江丽水的一系列成功实践无疑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例证。

  自然是生命之母。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繁衍生息至为关键,它赋予我们林林总总的生产、生活原料,在“润物细无声”中维持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网络,形成人类发展壮大所需的环境条件,提供普惠的美学和健康空间,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生物多样性蓬勃发展的不竭源头。作为浙江境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丽水多高耸山地、奔腾河流,拥有“最后的江南秘境”等生态宝藏,可谓生物资源禀赋高,生态环境质量好。

  山积而高,水泽而长。绿水青山蕴藏着巨大价值,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种转化,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近年来,丽水坚定不移保护“浙南林海”,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激发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优质生态产品高效供给,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林盛则飞鸟归之。”在细心呵护下,近年来,一个个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颇高的物种在丽水被渐次发现,登台亮相于国际期刊。诸如“百山祖角蟾为全球两栖动物家族又添一个新成员”的惊喜,不断拓展着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疆域。如今,“丽水乃生物多样性丰富之地”的形象已家喻户晓,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慕名前来开启扣人心弦的生物多样性之旅。在这里,保护自然的努力行动正在“伸枝展叶”“点绿成金”。

  实践经验表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社会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近年来,丽水建立包括生态保护、生态经营、绿色生活、生态文化、社会责任五大维度的生态信用制度体系,将年满18岁公民的绿色行动量化为清晰可辨的“绿谷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滴水穿石,终成澎湃之势。由此可见,守护美好生态、激发资源价值,需要制度巧思,让人们从生态保护中获益,并在为环境减负的同时,为生态增值。

  星罗棋布于神州大地的自然胜景,为培育巨大的国内市场、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步增值受益提供了可能。丽水立足于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季田园和山水乡景,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积极培育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高精尖产业,促进一方好山水与一方好产品有机结合。例如,深入发掘“丽水山耕”这一品牌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生态教育等价值,把传统的农产品种植活化为具有多重功能的经济文化空间活动,给绿水青山注入更多品牌价值。由此,不仅推动当地资源的全要素整合、多元化增值,还打通了经济循环堵点,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环境禀赋,深入发掘绿水青山蕴含的价值,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发展之美。可以预见,随着当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绿水青山的环境承载力、品牌影响力、资源贡献率稳步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会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辩证统一,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自然之子,人类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周转,与自然命脉息息相关。只有珍视自然,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自然的价值及其向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才会永葆生机。正是把握住这一核心理念,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丽水才能够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新时代丽水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