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
法治日报 2022-07-01

 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 去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

  核心阅读

  2021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

  □ 本报记者 张维

  暑期将至,又到了一年之间最适合亲海戏水的季节。

  海水浴场水质如何?是否存在有关菌群数量超标问题?有无漂浮物?这些直接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和亲海体验的问题,都关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如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近日所说,“海水浴场是公众临海亲海的重要空间,也是公众直观体验和感受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面镜子。”

  据张志锋介绍,2021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1.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主要用海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海水浴场水质优良

  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细软的沙滩……这是许多人向往的假日生活。对于计划在这个暑期到海水浴场尽情玩一场的小伙伴们来说,大可放心前去。

  生态环境部近日带来了好消息:“从历年监测结果来看,目前监测的32个海水浴场水质总体处于优良水平。”张志锋介绍说,生态环境部和沿海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水浴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障工作。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近年来,每到夏天游泳季节和旅游时段,生态环境部就会在官方网站等平台发布沿海城市32个海水浴场的水质周报,为社会公众亲海戏水提供及时有效的环境信息服务。

  拥有海水浴场的沿海各地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工作,旨在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海水浴场环境。例如,河北省秦皇岛市高度重视滨海沙滩环境保护与品质提升,将北戴河等岸段的滨海沙滩纳入旅游旺季“烟头革命”工作机制,请市民、游客和管理人员一起行动,共同维护优美洁净的沙滩环境。广东省汕头市在青澳湾等持续强化陆海综合治理,合理规划和调整生态养殖布局,及时清理转运岸滩垃圾,切实保障海水浴场环境质量。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工作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切身体验到亲海戏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志锋如是评价。

  从海水浴场的环境改善,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好。而在这背后,首先是我国立法、政策、顶层设计等的进一步完善。

  去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划方案等,逐步明晰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一部法律修订进入快车道。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研究论证,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已纳入2022年全国人大立法计划。张志锋透露,现阶段,正在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组织起草法律修订草案,生态环境部和各有关部门也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做好相关工作。

  一条工作主线上下贯通。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以美丽海湾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在全国划定283个海湾(湾区),“一湾一策”精准部署每个海湾的重点任务措施。11个沿海省(区、市)也都以不同形式印发了省级“十四五”规划,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国家、省、市、海湾上下贯通、分级治理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一份重要文件深入实施。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专项技术帮扶组,细化工作举措和工作方案,组织起草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统筹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编制,指导督促沿海地方稳步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各项工作。

  收缴罚款近2亿元

  在制度层面之外,执法与监管也在积极行动。

  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十四五”继续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积极谋划并合力推进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三大重点海域的攻坚战。当前,《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已经由多部门印发实施,8个相关沿海省(市)和“2+24”沿海城市均已行动起来;生态环境部也组织近百名专家成立驻点技术帮扶工作组,赴沿海地市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实施《全国海洋倾倒区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了相关领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

  作为海上执法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海警局聚焦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据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介绍,近年来中国海警局全面强化重要区域常态监管。综合运用陆岸巡查、海上巡航和空中巡视等手段,加强重点项目定期巡查、热点区域常态巡查和关键环节动态巡查,检查海洋工程、石油平台、海岛、倾倒区等1.9万余个次,查处非法围填海、非法倾废、破坏海岛等案件360余起,收缴罚款近2亿元。

  严厉打击重点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紧盯盗采海砂突出问题,建立海砂富集区等重点海域常态巡逻机制,加强专案经营,严打犯罪链条,成功打掉3个特大盗采海砂团伙,查处各类涉砂案件1700余起,查扣海砂1250万吨。联合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互联网+”倾废活动监管模式,精准查获违规倾废案件261起。

  严密防范关键环节生态环境风险。建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定期巡查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定期巡航,每年对有人石油平台、陆岸终端处理厂等开展不少于1次全面检查,严密排查溢油风险隐患。制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稳妥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溢油事件。

  塑料污染治理有效

  曾经让人头疼的海洋微塑料污染,如今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多项任务举措,深入推进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和监管。上个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相关监测评价结果:我国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平均密度约为3.6千克/平方千米,近海微塑料平均密度约为0.44个/立方米,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均处于中低水平。

  沿海地方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比如,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探索,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组织渔民等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塑料统一转运至相关企业进行批量再生,并制作成为手机壳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出售后的收入又反哺参与海洋塑料回收的渔民等。

  记者在生态环境部看到一个由海洋塑料回收后制造的手机壳。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溯源看到制作这个手机壳的塑料是谁捡的、谁运的、存哪里、谁转运、谁再生、谁制造等。据了解,通过这样一个“蓝色循环”,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业协同、公众参与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对于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多元共治难等痛点堵点进行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张志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塑料垃圾的源头管控与入海防控。进一步加强塑料生产和使用的源头减量,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大幅减少塑料垃圾环境泄漏量。同时,指导督促沿海地方加大力度,做好塑料垃圾的源头管控与入海防控,多措并举减轻海洋垃圾的源头排放压力。推进沿海地方政府加强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治理。“我们将继续加强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等的监测监管,指导督促沿海地方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据透露,生态环境部近期将组织相关沿海地方在胶州湾等11个重点海湾(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拉网式塑料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期待“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成为滨海常景常态。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