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
人民日报 2023-07-04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几十年筚路蓝缕,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荒漠、公而忘私的治沙英雄。他们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用汗水浇灌绿色长城,用奋斗书写动人篇章。为此,本报记者回访总书记点赞过的一批治沙英雄,重温他们勇担使命的拼搏事迹,感悟他们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汲取他们源源不断的奋斗能量……

  ——编 者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

  “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张志锋

  “虽然是夏天了,但夜里也只有16摄氏度,得烧锅炉供暖。”刘军穿着秋衣秋裤,工作服胸牌上4个红底黄字很醒目:护林防火。“一天也不能大意!”52岁的刘军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已在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坚守了25年,妻子王娟也和他一起值守了19年。

  就是在这座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这对护林员夫妇。刘军说,将近两年了,附近的樟子松都长高了一筷子多。

  他们的工作很“简单”,轮值时,夜间每1小时、白天每15分钟瞭望、报告一次。塞罕坝有9座望海楼共18名瞭望员,用这种“简单”造就了“不简单”:林场建设61年来,塞罕坝从一片荒漠发展为115万余亩林海,森林覆盖率82%,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离开月亮山,山路向林海延伸,很快就到了“王尚海纪念林”。当年,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大家在这里拉开“马蹄坑大会战”,这里是百万亩林海的起源地。

  陈彦娴是第一代务林人代表。上世纪60年代,为了阻挡沙地南侵,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建设,1964年夏,陈彦娴和5个室友放弃高考,坐上卡车,一路颠簸来到这里,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传奇。“条件很艰苦,喝雪水,吃黑莜面窝头和咸菜……”陈彦娴说,“但大伙互相鼓励,没人叫苦。”

  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陈彦娴领奖时说:“三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种树,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

  “我当时就站在陈彦娴奶奶旁边。我们要向老一辈务林人学习,抓紧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90后刘鑫洋2016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林场技术员。近些年,像她这样的大中专毕业生共138名,在塞罕坝续写“闪亮的青春”。

  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近年来,林场实施建设智能化森林“防火墙”等8项重点工程和造林攻坚等28项具体任务。“‘石头山’种树难度大,我们用肩扛、驴驮的方法送树苗,用镐刨树坑。现在,10万余亩石质荒山全部绿化。”安长明说,根据规划,2035年林场森林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加快绿色升级,截至2022年底,塞罕坝完成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林地达77万亩。林场还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周边规模化造林445万亩。“我们将继续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安长明说。

  陕西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石光银——

  “只要树都活了,吃的苦就值了”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哎哟,这小飞机可不简单,太方便了。”在陕西省定边县十里沙村的一片樟子松苗木基地,79岁的石光银看着孙子石健阳娴熟地操控无人机巡查林地,不禁感慨……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时,握着石光银粗糙的手,感叹:“这几十年你们太不容易了。”

  风沙曾迫使石光银家前后搬迁过9次。1968年,石光银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他和村民苦战3年,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1984年,石光银不顾亲友反对,成立新兴林牧场,扎进了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狼窝沙。

  狼窝沙地势复杂,环境恶劣,两次碰壁后,石光银决定外出学习。1988年,他用新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植沙柳固定流沙,然后种下杨树苗,终于获得回报。5.8万亩沙地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也为石光银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作为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几十年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从往事中回过神儿来,石光银叮嘱石健阳:“这片大多是最近几年‘复种’的新苗,一定要喂饱水。”

  以前种的多是杨树和沙柳,树种单一,还易发生病虫害。近几年,石光银带领大家“复种”,乔灌草结合,常绿阔叶结合,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

  石健阳2020年毕业后回到爷爷身边,还带来六七名小伙伴。“大家学的都是相关专业,可以把集约治沙、水源地保护、管理信息化等理念运用到实践中。”石健阳说。祖孙俩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只要树都活了,吃的苦就值了!”石光银说。

  山西右玉县干部群众——

  “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本报记者 刘鑫焱

  忙完手里的活,一如往常,年逾七旬的王明花要到黄沙洼的林子里走走。从右玉县右卫镇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她又义务干起了护林员……

  1956年,第四任右玉县委书记马禄元带领干部群众向黄沙洼“宣战”:“一定要把黄沙洼这个硬骨头给先啃下来。”当年全民栽树的场面仍留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1959年,年仅9岁的王明花和村里的十几个小姑娘一起,也去了黄沙洼;如今,王明花已是满头白发,曾经沙丘连片的黄沙洼变成了绿波粼粼的“绿树岗”。

  王明花的经历是右玉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治沙造林的一个缩影。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历任县委书记展开植树接力,带领人民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1949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后,走遍大大小小300多个村庄。他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张荣怀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培育大片林2.4万亩、零星树5万株,用事实证明,在右玉是可以种活树的,跑出了绿色接力第一棒。

  为了治理黄沙洼,在马禄元的带领下,当地逐渐摸索出适合半沙化土壤的科学营林方法——“穿靴、戴帽、贴封条、扎腰带”,降低了沙丘移动速度。

  第十一任县委书记常禄对乡亲们说:“像养活孩子那样去种树。”在他任职期间,右玉提前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任务,成为当时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

  第十二任县委书记袁浩基,制定“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十六字方针,引导当地走上了治沙与增收的双轮驱动之路。

  …………

  右玉的22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历时70多年,实现右玉县林木绿化率从0.3%提高到57%。当下的右玉,依托当地生态特色,建成了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沙洼国家沙漠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等一批旅游景区。2022年,右玉接待游客5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5亿元。“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站在更高起点上,更要保护好、发展好右玉的生态资源,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右玉县委书记马占文说。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王有德——

  “希望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

  本报记者 秦瑞杰

  “快尝尝!”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鞍山管理站的葡萄大棚里,69岁的王有德摘下一串葡萄,热情地递给记者,“退休后一直在这边治沙,现在林子建好了,还种了经果林。”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我心里面总有一种紧迫感,希望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配得上党和国家给我的这些荣誉。”王有德说。

  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他被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场长,面对这片黄河东岸的连绵沙地,王有德迎难而上……

  白天,沙漠里的温度达50摄氏度,汗水滴下来,瞬间就被吸到沙子里。王有德带头平沙挖坑,扛着树苗一棵棵往下种。晚上,气温降低,王有德就势在沙子上躺一宿……经过近30年努力,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48万亩的沙漠拥有了超过41%的森林覆盖率,沙漠退后20余公里。

  2014年,王有德从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上退下来之后,发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义无反顾地挺进黄河东畔的一片“烂沙坑”,开始了“二次创业”。“过去我治理了一半,现在要把另一半治好!”

  早出晚归打田埂、栽树,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清石换土……“感觉比退休前更忙了。”王有德办公室的角落有张简易床,“事情一多就来不及回家了。”退休至今,王有德带领大家完成沙漠绿化和经济林种植面积8000多亩,植树130多万株。

  “要说还有什么愿望,那就是建一个研学基地。”在马鞍山山头的观景台上,王有德举目四望;9年前,这里还是碎石荒原;如今,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生态植物园、采摘园、综合培训中心坐落其中。“我想从娃娃们抓起,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农业、林业和治沙事业,把我们的精神传下去。”王有德说。

  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治沙人——

  “希望更多人来看看沙漠绿洲”

  本报记者 赵帅杰

  清晨,天刚蒙蒙亮,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管护员、80后郭玺就起床来到蓄水池旁,打开遥控,水汩汩地流进水箱。几分钟后,他启动车辆,满载15吨清水驶向林场……夏日的八步沙林场生机勃勃,高低错落的沙生植被绿意盎然,绵延至远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他说:“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作为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始终被“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感染着、激励着……

  过去八步沙地区风大沙厚,风沙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和村庄。1981年,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林场,并在治沙合同书上摁下手印。

  当时,他们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40岁,“六老汉”克服各种困难,卷起铺盖,背上干粮,毅然走进沙漠深处;他们吃炒面、喝冷水,睡地窝铺、住土坯房,10多年下来,用汗水浇绿了4.2万亩沙漠。

  林场成立之初,“六老汉”就约定:“每家必须出一个人,把八步沙治下去。”1983年,31岁的郭万刚顶替生病的父亲率先加入治沙行列;此后,贺中强、石银山、罗兴全、程生学以及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也都陆续接过父辈的“接力棒”。

  20年间,两代治沙人在7.5万亩流沙上,营造防风固沙林4万多亩,栽植抗旱树种1000多万株,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绿色长廊。

  “一车水能浇120多棵树,每天光浇树就得10车水。”郭玺说,从过去赶着毛驴拉水到骑着三轮车浇树,再到现在开大型运水车运水,灌溉效率越来越高。

  2016年,在郭玺的伯伯、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的劝说下,郭玺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全身心治沙。2017年,他牵头成立了农业机械队,并引进打坑机、抱草机等农机设备,进一步提高造林效率。

  40多年来,八步沙林场完成治沙造林28.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面积43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6000多万株,修筑治沙道路100多公里,完成公路铁路等通道绿化200多公里。

  近些年,林场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效益。郭万刚说:“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沙漠旅游一定能逐渐发展起来,希望更多人来看看沙漠绿洲……”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