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永真教授拿到了上海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项目授证。这也是继2021年上海在全国启动“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来的第二批试点。
“我校第一批是9个人入选,学校的这个研究特区主要是围绕碳中和为主旨。我个人的研究主要是面向新能源领域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是材料化学中非常基础的研究。”吴永真告诉第一财经。
在他看来,入选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持。“每年花在获得经费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很多,这个项目几年内稳定支持大家一笔经费,就能比较安心在最近几年去好好地做自己的课题方向。”
作为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的上海,目前该计划第一批试点项目已运行近2年,今年已经开始第二批试点。不只是上海,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重点布局。
、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资料照片)。新华社图
给经费给时间
作为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也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上海此前开展的首批“基础研究特区”有三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皆已启动第一批项目,资助情况为前五年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
第一批试点项目入选者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去年其揭示“细胞世界也有‘孟母三迁’”这项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实现了在多种组织中对相邻细胞的精准定位和永久示踪。他表示,特区计划实施至今,省去了不少开会、报材料的时间,“入选试点后就参加了一次开题报告会,一个年度学术交流会”。
而在吴永真看来,除了省时间,对于人员的经费也有松动。“我的团队研究生大概在15个人以内,大部分是博士研究生,特区计划的支持经费也覆盖了团队的成员,这样一来团队人员经费的压力也会小不少。”
目前,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单位围绕评价体系、经费使用等管理机制创新,开展了符合各自特点的积极探索。
比如,复旦大学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及结题考核等环节,不简单以科研成败为导向,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揭榜挂帅”、学院推选、专员推荐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中科院上海分院依托院士资源,“优中选优”开展多轮遴选;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坚持“先定人,后定事”的原则,向青年学术带头人领衔的基础研究团队倾斜;此对中期评估前20%的团队追加支持等。
复旦大学科研院相关负责人王浩告诉第一财经,到现在为止两批试点项目大概支持了三十个项目。复旦“基础研究特区”的特色是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大胆创新,不强调申请人该方向上的研究基础,并且允许项目在申报、立项或者执行阶段根据与专家的交流、科学前沿发展,灵活地调整研究目标和内容。这不仅为青年人松绑,对于前沿科学领域发展也能更准确、更及时地给予支持。
“我们第一批立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7岁,最年轻的一位29岁;没有特区计划为这些青年科研人员‘开特例’,这个年龄是很难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强度数百万元的科研项目的。”他透露,今年复旦在近年基础研究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完善校内基础研究支持体系。
2月27日,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第二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给予基础研究更长期更稳定更集中的支持。
上海市科委对第一财经介绍,新扩充的试点单位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1000万元/年,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引导鼓励试点单位用好自主权,努力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难度较高,具有长期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很多‘试错’本身也是一项重大成果。上海将继续坚持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让进入“基础研究特区”的科研团队,以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基础研究,让科学家敢试、敢闯。”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
中央到地方这样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
尽管我国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长,但仍有进步空间。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研究中心本月公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基础研究投入强度6.03%(2019年数据,2022年为6.3%),与主要国家比,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均超过20%。英国、美国超过15%,日本、韩国高于10%。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撰写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玉涛认为,基础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经费投入的多少,而是要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就是科学家能不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第二是应用基础研究有没有跟目前国家重大需求去结合,除此之外还要看支持自由探索类的基础研究团队能不能稳定地受到支持。他表示,目前我国的企业执行基础研究经费不足是中国基础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中企业执行占比仅为6.52%,同期美国基础研究企业执行比例达32.14%,日本这一数据是47.07%。“企业的基础研究这一块很低。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
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3.5%。今年如何提升科技投入效能?预算报告指出,今年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
作为中国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部门,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全部研发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支出342.3亿,占中央部门资助基础研究经费的40.3%。今年NSFC的工作展望指出,持续推进科学基金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稳步扩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等。
除了国家层面,今年全国多地也都围绕基础研究作出重点布局。
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6.250, 0.00, 0.00%)管委会组织召开推进北京市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张继红表示,将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快出台《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突出“北京特色”,基于“北京优势”,实现“北京担当”,把强化基础研究落实到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全过程,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北京贡献”。
江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国家所需和江苏所长紧密结合,以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三年行动方案为新起点,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发挥苏州实验室引领作用,探索建设“基础研究特区”,支持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基础研究活动,加快打造体系化基础研究能力。
2022年首次在省财政设立了2亿元的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的湖北,今年,湖北省科技厅进一步扩大省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规模,预计三年内总体投入将达到1亿元。
- 上海启动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今年各地多举措鼓励原始创新2023-03-27
- 多城住宅成交量上升,年后房地产市场暖风能够吹多久?2023-03-24
- 超九成存问题,“第三方测评”能信吗?专家:应设置准入门槛2023-03-22
- 郑州楼市回暖:售楼处深夜还在签约,交易大厅预约要“抢号”2023-03-22
- 救不救?滥用美元霸权推倒了金融业爆雷的多米诺骨牌2023-03-21
- 出口额近500亿元!被多国“疯抢”的中国罐头为啥这么火?2023-03-21
- 最新推荐
- TOP+
- 1让员工加班,去哪儿网被罚了,网友直呼“干得漂亮!”
- 2线上禁售?下单充电盒到手电子烟,“悦刻非我优惠店”挂羊头卖狗肉,未成年购买呢?
- 3无人机拍照取证被击落!深圳高端楼盘尖岗山壹号花园遭业主集体控诉!区委书记几天前刚去视察
- 4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板块实际控制权利正式移交至辽宁方大集团
- 5邯郸建投集团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遭质疑:用“纾困债”收购民企债权
- 6几百元的专家号竟卖到上万?这地开展医院“号贩子”专项整治
- 73700亿"猪茅"牧原股份怎么了?董事长遭监管部门约谈 两名保代也受罚
- 8仁和药业长高、生男“神器”牵出OEM乱象 四年仅一款仿制药获批一致性评价
- 9腾讯起诉抖音侵权《王者荣耀》,获赔60万?抖音:没侵权,已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