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新式茶饮日渐火爆,商标纠纷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广州“茶颜观色”商标持有方洛旗公司在2019年将长沙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告上法庭,诉其商标侵权。今年4月8日,该案由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茶颜悦色”胜诉,原告“茶颜 观色”方的全部诉讼请求被驳回。
“茶颜悦色”所遭遇的商标纠纷并不是个案,不少茶饮品牌都面临着商标困扰。业内人士指出,茶饮品牌火爆周期短,商标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茶饮企业要多建立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护城河。
“茶颜观色”败诉
根据岳麓区人民法院信息显示,“茶颜观色”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广州洛旗公司以长沙“茶颜悦色”商标侵权为由,2019年向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茶颜悦色”商标注册人湖南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授权使用人等赔偿其各项损失21万元,并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大众点评及美团外卖平台上发表致歉声明,消除不利影响。
原告洛旗公司声称,旗下的“茶颜观色”在特调茶饮服务领域具有极高的行业声名以及广泛的消费者基础。而长沙的“茶颜悦色”店铺在其门头、店内装饰、茶杯、包装、小票、纸巾、服务员的服装、坐垫等多处,使用了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字样,构成侵权。
不过,在2020年4月8日下午,岳麓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茶颜悦色”胜诉,驳回原告“茶颜观色”的全部诉讼请求。
据岳麓区人民法院信息显示,“茶颜观色”商标最早由案外人柴某于2008年3月注册,经北京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购转让给另一人,后转让给了洛旗公司。该商标首次转让之前,无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商标的实际使用情况,消费者知晓度不高,市场知名度亦不高。
对于该事件,有微博网友表示,“‘茶颜观色’竟然把‘茶颜悦色’给告了?太神奇了,明显打不赢的官司,最后也确实没打赢。不过,感觉对方也不在乎赢,可能只是为了捆绑营销一番罢了。”
“茶颜悦色”商标使用在先
资料显示,洛旗公司自2017年3月开始推广“茶颜观色”品牌,并于2018年8月经受让取得该注册商标。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类别为第43类,包括咖啡馆、自助餐厅、饭店、酒吧、茶馆等,目前尚在有效使用期限内。2019年5月,洛旗公司在长沙开设了一家“茶颜观色”奶茶店。除在门头使用以外,其在店内装潢、饮品单、杯子、包装袋等物品上使用的商标标识均为“茶颜观色”。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时的“茶颜观色”商标则在注册人处闲置。单论商标注册时间,是“茶颜观色”在前(无任何经营行为),而真实发生的经营行为,是“茶颜悦色”在先。
在岳麓区人民法院发文当天,“茶颜悦色”的创始人吕良在朋友圈写道:“天理昭昭,呕了很久,终于出口气,未来加油”。
4月10日,胜诉者“茶颜悦色”又在其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称,“茶颜悦色”成立于2013年,在长沙初具名气,慢慢成了外地游客到长沙必打卡的特色美食。创立之初,“茶颜悦色”就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5年拿到了“茶颜悦色”35类及4302类图文商标,后又在2017年取得了“茶颜悦色”30类文字商标。
新京报记者在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申请商标名称为“茶颜悦色”的商标,有75个。其中奶茶品牌“茶颜悦色”母公司湖南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的商标有23个,“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申请的商标有2个,而广州洛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的商标也有11个。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表示,下一步会向商标局就对方恶意抢注的第43类茶颜悦色提无效宣告或者可能的行政诉讼,茶颜悦色的反诉也会找机会进行。
4月12日,新京报记者尝试通过多个方式联系“茶颜观色”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多家茶饮企业面临商标困扰
“茶颜悦色”遭遇的商标问题并非个案,悄然兴起的新中式茶饮品牌中,不少都曾受到商标问题的困扰。
以喜茶为例,其原名“皇茶”,由聂云宸在广东江门创立,但由于“皇茶”商标始终无法注册成功,在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下面临大批山寨门店困扰,因此在2016年更名为“喜茶”并持续维权。
此外,通过抖音走红的“答案茶”也由于商标抢注范围不同,涉及商标授权转让等问题,出现了多家主体争抢商标的情况。河南盟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答案茶餐饮有限公司、广州鼎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声称自己拥有“答案茶”唯一合法商标。
2019年底,“鹿角巷”在大陆市场拿下了涉及餐饮、咖啡厅等业务的第43类商标。这意味着这个声称自己遭遇7000家山寨店铺围攻的新茶饮品牌,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展开维权了。
事实上,根据美团点评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2018年我国茶饮市场全面爆发,一年内增长74%。与此同时,商标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但有效的维权很难。业内人士表示,即使部分品牌经历1-2年维权最终胜诉,也不排除败诉方在诉讼期间继续开展加盟等侵权活动,权利方的市场份额已经无法弥补。更甚者,败诉方也可能早已做空公司或转换其他公司继续开放加盟。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商标纠纷问题在茶饮企业中比较常见,很多餐饮类型的企业在创立之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过于薄弱,等到功成名就再对商标进行保护已经为时已晚。出现如此多的商标案件,也应当给了茶饮企业经验教训,未来茶饮企业还是要多建立企业品牌的护城河。
- 陕西一煤矿发生事故7人失联 采矿许可证6月9日到期2020-06-11
- 高层变动、纠纷缠身 国元证券逢多事之秋2020-06-11
- 康得新及实控人钟玉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债市信披违法违规2020-06-11
- 案金额超百亿!恒丰银行原董事长蔡国华案开庭,此前缘何延期5个月?2020-06-11
- 滨江集团的“暗雷”:沪深烂尾项目20亿坏账隐忧2020-06-11
- 特斯拉5月销量再超1万辆 事故频发丑闻不断为何销量大涨?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