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只强赎可转债亮相 今天不操作可能造成损失
中证报 2022-01-10

1月10日是滨化转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滨化转债将进入提前赎回执行程序。以上周五收盘价测算,若投资者不及时卖出或转股,将面临较大损失。

  市场上也存在不少已触发强赎条款但发行人不实施赎回的可转债,且这类情况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分析,触发赎回条款时上市时间较短、大股东的持仓尚未减持完毕,或是一些可转债未被提前赎回的主要原因。

  不操作可能造成损失

  2022年首只强赎可转债现身。滨化股份(7.8500.040.51%)近日再次发布公告,提示即将提前赎回滨化转债。公告显示,滨化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2年1月10日。1月10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滨化转债将全部冻结,停止交易和转股,按照100.378元/张的赎回价格强制赎回,赎回完成后从上交所摘牌。

  滨化股份称,此次可转债赎回价格可能与滨化转债的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提醒持有人注意在2022年1月10日之前或当日完成交易或转股,否则可能面临较大投资损失。

  1月7日,滨化转债收报170.28元。以此计算,如果投资者不及时卖出或转股,导致可转债被强制赎回的话,每张将损失69.902元,比例约为41%。

  按转股价值算的话,如果投资者不及时卖出或转股,损失也不小。目前滨化转债每张约可转换21.83股滨化股份股票。1月7日,滨化股份收盘价为7.81元,即每张滨化转债转股后的价值约170.52元,比可转债上周五收盘价略高一些。

  此前,滨化股份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转股的滨化转债金额为2.71亿元,占滨化转债发行总量的11.30%。

  除滨化转债外,本月还有一只可转债将提前赎回。钧达股份(58.7705.349.99%)已发布提示性公告称,钧达转债赎回登记日为1月27日,赎回价格为100.21元/张,1月28日起将停止交易和转股。截至1月7日收盘,钧达转债报355元,远高于强赎价格。

  多只可转债触发赎回条款

  可转债虽有到期日,但真正到期的为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提前退场。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81只可转债退市,其中仅有2只是因为到期。而在促使可转债提前退场的过程中,强赎条款往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业内人士称,对发行人而言,强赎条款是促使可转债持有人实施转股的利器,以最终实现股权融资的目的。但对可转债而言,一旦触发强赎条款并进入强赎程序,则意味着生命周期行至尾声,客观上形成了转债估值“天花板”。

  截至1月7日,沪深市场共有79只处于交易状态的可转债触发了赎回条款,但除滨化转债和钧达转债外,其余77只可转债的发行人皆已公告暂不行使赎回权利。

  对于发行人而言,可转债早点转股难道不是好事吗?对此,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分析,一方面,可转债市场存续规模逐渐增大,部分品种在触发赎回条款时上市时间较短,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已有安排;另一方面,可转债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要求上市公司在触发相应条款后必须进行公告。此外,该管理办法施行后,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董监高配售的可转债纳入短线交易规定,部分可转债在满足赎回条款后,大股东的持仓尚未减持完毕,或也使得公司暂不实施提前赎回。

  业内人士称,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的发行人放弃行使强赎权利,延长了可转债的存续期限,当前市场上才出现了不少的高价和高估值的可转债。

  市场供需两旺

  Wind数据统计,2021年沪深市场共发行119只可转债,共退市81只,其中有4只为当年发行、当年退市。

  业内人士称,近几年,可转债发行增多,但退市也在加快,限制了净供给的扩张,再加上需求力量持续壮大,造就了持续供不应求的格局。截至2021年年末,中证转债指数已连续三年上涨,其中2021年上涨18.48%,跑赢股票和债券市场大部分宽基指数。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将保持供需两旺的态势。一方面,相当部分可转债成功转股,意味着发行可转债仍是曲线完成股票增发的重要路径。其中,一些发行人更是在尝到“甜头”之后,选择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发行。另一方面,可转债需求依旧可观。随着纯债收益率下降,可转债投资的机会成本进一步降低,促使固收类投资者不断尝试“固收+”,而可转债是寻求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招商证券(17.3400.040.23%)固收研究团队预计,2022年可转债净供给量与2021年相当,而需求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格局或继续存在。

  一些市场人士提示,随着股债市场波动加大,估值偏高的问题成为可转债的一大“软肋”,在标的选择上应注意均衡配置,防范估值风险。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