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表示,“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
对此,多位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趣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过度解读海外市场,研究美股更多的是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而研究A股则应立足中国经济。“有分析人士站在A股国际化的角度,用国际视野去看待美股与A股的波动,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但两个市场的波动既有自身特点,也有较大差异性,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就大不相同。”
过度关注海外市场
会对A股产生误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和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的公开讲话,都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易纲的表态释放出稳定的信号,尤其是对稳定资本市场具有正面作用。易会满则对上述“有趣的现象”表示,“对这种现象我不作评价,但对照新发展格局,建议大家做些思考。”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监管层对国内分析人士的分析框架和逻辑做出了善意提醒,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度关注外部因素,实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判断。对美股和美债的研究,更多基于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变量因素的考量;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应更多考虑中国市场的变量因素,将这个权重放得更高一些,也要放得更重一些,不能本末倒置。就目前来看,很多专家学者和研究员,思考问题的逻辑更多站在美国市场方面,将中国市场的变量因素忽略了,这是分析问题的逻辑判断出了问题。
李大霄还认为,研判美股和A股的道理是相通的,但也要注意区分,美股的影响更多是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影响A股走势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最终考量因素还是中国市场本身,例如,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股市政策一旦出现调整,都将影响A股的基本面。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导致“有趣的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宏观政策相对稳定,分析师需要找到波动的原因,而近期美股为代表的全球资本市场都波动较大,很可能是A股波动的诱因之一,因此在研究基本面时会更多关注到美股波动情况。“另外,可能是立足A股国际化的思考逻辑,分析师对美股等全球股市波动进行了很多讨论,这更多是研究方法或研究逻辑的问题。”
桂浩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海外市场固然没错,但要有主次之分,要分清关键点和非关键点的区别,站在国际化视野角度,要提供更多准确的国际市场基本面信息。但过度研究海外市场基本面、而忽略中国市场的实际问题,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成果可能不够准确。因此,研究A股市场,还是应该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研究A股市场波动
首先要立足中国经济
有分析人士指出,长期以来,美股和A股的走势大多呈现负相关性,有时更是呈现“同跌不同涨”的现象。对此,业内专家认为,美股与A股存在较大差异性,在一些时期呈现负相关性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中国与美国采取的货币政策都不一致嘛。
对于A股与美股的关系,桂浩明认为,两个市场“同跌不同涨”的现象是存在的,且是长期存在的,其中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宏观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步调都不同。例如,当前美国采取的是相对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中国主导的还是稳健性货币政策。在稳健性货币政策下,A股市场出现调整很正常,尤其是在缺乏稳健投资者支持的背景下,很容易会受到海外股市下跌的影响。
李大霄也表示,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影响全球股市,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如果将美国因素作为分析A股市场波动的唯一依据,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
桂浩明强调,中国对股市的研究目前仍缺乏一个明确标准,在制度建设上仍有不完善或不完整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确立一个完善、规范的A股研究机制,既要立足中国经济,也要放眼全球市场,这才是专家学者及分析师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过程,例如,培养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等,要让市场对政策的调整做出及时反应,也要让投资者发挥积极作用。”桂浩明表示,但实际上,投资者教育工作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 研究A股应立足中国经济 逻辑判断莫忽略变量因素2021-03-24
- 又现业绩惊雷:ST索菱突然多亏约10亿 曾3年虚增8亿利润2021-03-24
- A股加大加长版股权激励频现 究竟是馅饼还是画饼?2021-03-23
- 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政策 有效激发市场活力2021-03-23
- 45个交易日股价涨超250% *ST众泰再次停牌核查2021-03-23
- 新基民的入市与退场:频繁申赎 网红基金一夜褪色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