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第一股来伊份不好过:盈利状况不佳 转型不被看好
财经国家周刊 2019-11-14

来伊份(10.6500.030.28%)转型的问题不是说做线上还是线下,而是要首先避免多渠道之间的摩擦。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来伊份”,603777.SH)的转型,似乎不算成功。

  来伊份近期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度实现营收29.14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1506.72万元,同比增长12.38%。

  不过,报告期内,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对来伊份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变成亏损824.96万元。

  2016年上市后,来伊份的盈利状况走上极速下坡路,两年内净利跌去近九成。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后亏损额虽然相比上年同期的3332.6万元大幅收窄,但全年形势仍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来伊份发力全渠道融合建设,投入加大,这被来伊份方面认为是盈利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成果会在后期显现。

  只是,在其他零食品牌同样猛攻全渠道运营的形势下,来伊份还要多久才能等到那天?

  盈利状况不佳

  创立于1999年的来伊份,是一家专业化休闲食品连锁经营平台,核心品牌“来伊份”“亚米”,主要产品覆盖坚果炒货、肉类零食、果干蜜饯等10大品类,连锁门店数2717家。

  2016年10月12日,来伊份迎来高光时刻,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股价曾一路冲到58.3元,总市值一度达到181.7亿元。

  但上市之后第二年,来伊份的盈利就开始出现问题。

  2017年,来伊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24.42%;2018年,情况进一步变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6.55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9.87%。

  来伊份在当时的公告中解释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来伊份加强了全渠道建设、新市场的布局、信息及管理技术投入、各领域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加。

  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公司上市之前多少可以规避一点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而一旦上市,就被要求做到财务上合法合规,企业各方面的费用都会被拿到明面上来。这样一来,上市后的报表当然不会好看,来伊份也不例外。

  来伊份有关负责人则向本刊记者解释,来伊份目前盈利效果不好,也和现在的实体经济有关。目前整个零食行业的利润都不太好,虽然有些公司线上卖得火,但是线上的净利润却比线下低。

  他还表示,最近几年,来伊份进行了一些基础投入,门店大都开在一线城市,租金成本高,门店店员的工资也高。随着猪肉价格的增长,供应成本也在涨价。“虽然来伊份目前的前期投入会导致利润降低,但是这些投入的成果会在今后的发展里凸显出来。”

  转型不被看好

  目前,国内休闲食品零售市场向少数品牌集中的趋势显现,而随着线上渠道流量红利消退,线下线上渠道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来伊份也是这一转型趋势的探索企业之一。从2011年开始,走过几次弯路后,来伊份最终确立了三大渠道,线下门店、线上电商平台以及APP。今年以来,来伊份开始发力全渠道模式,线上渠道“破而后立”。

  用来伊份总裁郁瑞芬的话说,2019年是来伊份的“渠道元年”,要打通APP与门店通道,全方位为线下赋能,让门店成为“前置仓”,夯实“人、货、场”的智慧零售新形态布局。

来伊份有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未来,来伊份将继续在线下推进“万家灯火”计划,线下门店的扩张计划不变,门店开得越多,市场占有率就越大,规模也能增加,形成规模效应。

  不过,一些行业专家并不看好这一转型模式。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来伊份战略思路不清,线上线下左右摇摆,它的电商业务起步较晚,难以追赶互联网零食品牌,反过来做线下,线下又难以与洽洽等传统渠道老大相比。

  李维华认为,来伊份转型的问题不是说做线上还是线下,而是要发挥各种渠道如经销、代理等的优势,同时尽力规避各自的缺陷,比如可以在包装、价格、品类上把产品分类,使之进入不同的渠道,避免出现渠道冲突,否则不但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拖累。

  在他看来,来伊份未来的方向可以向“大特许”转变,在结合新旧经营模式的同时,加入现代科技如AI、大数据和现代经营理念。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