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企业不够挣钱,电池厂商也没利润,上游锂矿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较量不仅是产品本身,早已上升到全产业链。从近期来看,中下游企业需要解决的是“保供稳价”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不仅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更要强化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掌控。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14.890, 0.03, 0.20%)董事长曾庆洪在发言中吐槽:“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我们汽车的40%至60%,我(广汽)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508.600, -7.00, -1.36%)打工吗?”
“平常也遇到客户对我们的抱怨,说整车厂不是很赚钱,你们电池厂是不是把利润都拿走了?”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也忍不住在本次大会上叫屈:“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
整车企业不够挣钱,电池厂商也没利润,那么新能源汽车利润究竟去哪儿了?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中有上中下游之分,以天齐锂业(115.500, -0.25, -0.22%)、赣锋锂业(89.110, -1.71, -1.88%)为代表的是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为代表的是中游电池厂商,以广汽、小鹏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则是下游承接商。去年以来,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特别是碳酸锂从每吨5万多元飙升至当前每吨46万多元,上游锂矿供应商赚得可谓盆满钵满。
事实上,作为矿产资源,地球上锂本身并不稀缺。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160TWh(亿千瓦时)的锂电池,足以满足市场增长需求。不少人就此推测,上游原材料领域的暴涨,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炒作。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然而并不全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爆发,不可避免地会激发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面对这种“确定性”的增长,无孔不入的资本嗅觉最为灵敏,不排除有投机资金炒作的可能。
但也要看到,矿产资源开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矿产投资向来都是资金需求大、周期长、风险高的投资。一座矿山,从勘探到开采,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正爆发,也就是从去年才开始的。况且,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全球尤其是欧洲能源加速转型,也使得储能市场对锂资源产生了更为强劲的需求。而锂作为能源金属,其重要性在得到充分认识后受到追捧,出现供不应求,自然也不难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电池不同于石油,其绝大部分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做好动力电池回收不就行了吗?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企业镍钴锰回收率已达到99.3%,锂达到90%以上,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回收率还有可能得到提升。但问题是,回收也是有成本的。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场景复杂,在回收机制尚不健全、锂价高企的当下,真正有回收技术并符合环保法规的企业经营成本也高,经济竞争力并不一定就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汽车产品在被重新定义的同时,产业链供应链也在重塑。过去传统燃油车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正在被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所取代,其中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高、影响最大。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较量从来不仅是产品本身,早已上升到全产业链。从近期来看,中下游企业需要解决的是“保供稳价”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不仅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更要强化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掌控。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惟有加快打造软硬融合、强韧性、高安全,同时又兼顾效率和成本等指标的供应链,不被上游“卡脖子”,处于中下游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赢得竞争新优势。
- 新能源汽车利润去哪儿了2022-07-29
- 主动刹车为何失效?理想汽车紧急回应!网友:真是500万内最好的SUV?2022-07-27
- 哪吒汽车上半年销量踏上“风火轮” IPO计划悬而未决2022-07-26
- 1751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业绩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报喜2022-07-26
- 特斯拉起火引发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 电池技术升级成行业发展关键2022-07-26
- 布局汽车产业链 台州国资拟入主浙江仙通2022-07-25